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熱潮再度掀起,來自私募股權基金公司A CAPITAL(亞歐聯合資本)9月份發布的2012年2季度中國全球海外投資的指數(龍指數)報告顯示,2012年2季度中國海外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67%,投資總額為240億美元,并購占45%。
報告稱,在中國企業全球海外投資中,90%為國有企業投資,國有企業始終占海外投資主流。此外,工業與服務業領域95%的交易投資于歐洲,包括三峽集團收購葡萄牙EDP公司21.35%股權,三一集團控股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對Eutelsat公司7%的小股權投資。
2011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項目數量上超過國有企業,占投資項目總數的60%,而2012年上半年,民營企業投資的海外項目只占總項目數的34%。
A Capital董事長及執行合伙人龍博望認為,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雖然有很強的財務手段、公司規模以及完善的內部結構,但是在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方面往往做得不夠,此外,龐大的內部結構也使其決策不夠靈活。在這種情況下,財力雄厚的民營企業往往會在決策與透明度方面顯示出更多的優勢。
在投資類型上,小股權投資首次占據主體,占總交易額的70%。報告認為,小股權投資作為有效的進入并同時減少整合及公眾接受風險的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通過小股權投資走出去,先跟對方建立一個戰略性的合作關系,在這種關系的基礎上打通各個脈絡,才能尋求更好的發展。”龍博望表示。
與中國企業紛紛出海的熱情相比,其在海外投資的盈虧狀況同樣備受關注。
據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發布的中國全行業對外投資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746.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5%。央企在海外設立的近2000家企業中,72.7%盈利或持平,27.3%虧損。
龍博望表示,央企大股權投資或接管投資受關注程度最高,從全球范圍看,中國本土并購通常有50%的成功率,但是放到境外投資上,如果不特別在意,加上文化距離及管理方面的困難,只會導致項目成功率更低,回報率的風險會更大。
事實上,央企海外投資虧損已非個別現象,境外投資巨虧時有曝光。在當今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加的情況下,不少企業為“走出去”付出了高昂的學費。
面對境外國有資產流失的困境,2012年4月,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央企加強境外投資風險管理,收集投資所在國的風險信息,做好評估分析,制定相應的防范和規避方案。
龍博望認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單槍匹馬出海,最好能在本地找個合作伙伴,或者要找到熟悉市場的伙伴。更不要囫圇吞棗,不視具體情況就做大股權投資或接管,要從小股權投資一步一步來,同時,需要有清晰的投資戰略,對有問題的資產收購慎重考慮,在投資時找合適的顧問咨詢提供中肯的意見。
推薦閱讀
PE寒冬來襲,金融機構系PE卻悄然發力。 近日,有知情人士介紹,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長城AMC”)旗下三家子公司合并重組成立的長城國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投資”)正式掛牌運營。 長城投資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外投資同比大增 小股權投資漸成主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919/8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