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顯示,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首批28只創業板個股上市后只有6只有正收益,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二級市場投資者累計虧損達到75.87億元 ]
一改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明顯強于主板的表現,昨日創業板領跌兩市。而市場普遍認為,10月末創業板面臨新一輪限售股批量解禁,首批上市的部分企業將進入“全流通時代”,大小非套現預期給創業板后期走勢平添了不少變數。
今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的35.46億股首發限售股將解禁,這些限售股解禁之后,28家公司中將有10家公司的股份全部成為流通股,15家公司總股本的90%以上為流通股。
三年前的2009年10月末,創業板橫空出世,首批28家公司共發行6.12億股,募集資金154.78億元,其中超募資金高達77.89億元。
三年過去,雖然不少公司股價相對發行價出現了大幅上漲,有些公司甚至實現了翻倍漲幅,但對于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如果上市首日便買入并持有至今,首批28只個股只有6只能讓投資者賺錢。較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這28只個股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累計虧損達到75.87億元。也就是說,一方面上市公司超募了巨額資金,另一方面二級市場投資者卻虧損了金額相近的真金白銀。
統計還顯示,樂普醫療、神州泰岳、特銳德分列二級市場“虧損王”前三位,首發股份市值損失分別達到17.63億元、15.87億元、8.99億元。而中元華電、南風股份和特銳德等9只個股目前的復權股價低于發行價,一、二級市場投資累計出現虧損。
實際上,在這批限售股解禁之前,首批創業板公司已經出現了數次解禁。如特銳德在2010年2月1日、2010年11月1日和2012年6月25日出現了三次解禁;神州泰岳也分別在2010年2月1日和2010年11月1日出現了兩次限售股解禁。
一些創業板公司股東里的投資機構和個人已經部分減持,實現了套現。樂普醫療的股東BROOK INVESTMENT LTD于2011年5月26日至今年9月11日之間4次減持,共減持4500萬股;南風股份的原始股東廣東通贏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陳俊嶺三次共減持420萬股;馬云和江南春于2011年5月6日分別減持華誼兄弟1109.16萬股和270萬股。
不僅如此,創業板公司的高管也加入了減持隊伍。根據大智慧的數據,如南風股份的監事劉基照、董事李萍和董事周燕敏,三人自2011年8月2日以來共計減持南風股份約85萬股,套現約2000萬元。
而部分遭遇減持的公司一直處于下跌通道,遭遇BROOK INVESTMENT LTD減持的樂普醫療目前較發行價跌去29.65%,位列首批創業板公司跌幅第二;遭昆山泰禾投資有限公司等減持的新寧物流至今仍破發17.97%。
有分析人士認為,相對于“微不足道”的入股成本,創業板公司目前的股價讓大小非們賺得盆滿缽滿,一旦解禁,部分公司將面臨套現壓力陡增的情況。而宏觀經濟減速,一些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足問題也陸續顯現,也會增大大小非減持的動力。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9月18日凌晨消息,美國股市周一午后小幅下滑,主要股指在近期連創新高之后回落。此前道指已四連陽并創出2007年12月10日以來新高。中國概念股午盤多數下跌,麥考林大跌9%。 美東時間9月17日13:02(北京時間9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走近“全流通時代”:創業板泄洪前主力后撤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918/8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