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當中有一個經典的傳播效果理論叫做“第三人效應”,其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當人們接觸到含有說服性的內容時,會認為這些信息對其他人的影響力大于對自己的影響;二是人們傾向于根據信息對他人的影響而采取行動。我們可以借用這個概念來理解投資者此時的反應與行動。
面對市場近日的反彈,一些投資者也許會這樣認為:“雖然出現了一次大漲,但這不能影響我的投資決策,這些只能影響那些容易因市場情緒而左右的普通人”。這就是第三人效應的第一層含義,此時人們做出的決定可能會由于過于自我膨脹而出現問題,也就是忽視了市場情緒對市場的作用。而另外一些投資者,當市場上出現一些狀況的時候(即便與自己不是直接相關),則傾向于把自己的行為建立在預期或認為他人會產生反應之上,簡而言之就是: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從而在投資當中迷失了自我。
如何減少第三人效應的干擾呢?一方面時刻提醒自己最初的投資依據是什么,這些股票或者基金的基本面有沒有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又要對市場情緒保持高度的敏感,借勢而為。對于經驗比較欠缺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堅持自己的基金定投也許更為妥當。
推薦閱讀
繼新股預披露和發審會暫停之后,擬上市企業的發行批文也出現兩周的空窗期。至此,IPO的三大重要關口全面收緊。但市場似乎并不領情,股指下跌步伐并未停止,昨天甚至一舉擊穿2100點。 IPO重要關口已全面收緊 根據中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投資中的第三人效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918/8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