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即將登陸新三板,但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已經做好成為非上市公眾公司的準備。
湖北武大有機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30143,下稱武大有機硅)顯然就是這樣一家公司,9月5日下午,該公司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而與之相比,武漢國電武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430138,下稱國電武儀)則頗為開放。
85個人的國電武儀
成立于2001年8月的國電武儀,注冊資本3200萬元,實際控制人周海斌持股34.00%。其主營業務為電力系統智能化記錄分析和時間同步,2012年上半年、2011年及201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87萬元、3580萬元和3377萬元,對應凈利潤為425萬元、500萬元和89萬元。
9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國電武儀所在的關山一路特1號光谷軟件園。該軟件園位于東湖開發區的西南一隅,綠蔭環繞,有湖水被引入園區,從4到11層不等的多棟方形寫字樓下川流而過。
國電武儀辦公區域就在其中一棟土黃色的11層寫字樓的2層,占地1000多平米。記者發現公司會議室桌上還堆著幾摞申報新三板的材料。
“公司總共85人,規模還很小�!眹娢鋬x總經理助理王鵬飛坦言,公司高層積極申報上新三板,“一是為了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二是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據王鵬飛介紹,國電武儀的高管大多是工科出身,對現代企業管理并不熟悉,在2011年完成股改之前,公司每個部門的流程和制度還不是很規范。此外,公司在市場營銷方面還比較弱,擴展產品渠道的能力亦有待加強。
正因為上述因素,前兩年很多名牌大學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還不愿意來公司謀職。在王鵬飛看來,登陸新三板顯然將讓這些情況有所改善。
與辦公區域相隔不到五分鐘的國電武儀廠房,位于一棟4層灰色弧形寫字樓的一層。還沒走進廠房,便聽到零星的錘敲聲。
實探東湖開發區兩家首發公司
同樣占地1000多平米的廠房,被中庭分為兩部分,左邊是一個300多平的生產間,右邊主要是一個倉庫和技術支持部門。在生產間中,記者看到,110多臺高2.2米、寬0.6米、長0.8米的動態記錄和分析裝置呈若干“一”字排開,等待最后的調試。
據王鵬飛介紹,這些設備售價從五六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毛利率達30-40%,除了位于機柜中間的主板是核心外,其他的機柜和電子元器件都是在外采購。
記者發現,廠區并沒有大型的加工設備,在工人的作業桌上,有的只是幾把不同規格的鉗子和錘子。此外,據記者統計,加上調試人員,廠區一共也僅有十幾名穿著白大褂的員工。
“工人主要是從事裝連工作(用電線將不同的零件連接起來),只需用到簡單的工具即可。因為許多配件均是采購回來組裝,無需自家生產,十幾個工人可應付一個月內生產100臺設備的工作強度�!蓖貔i飛介紹道。
盡管規模仍然不大,但已在公司干了10年的技術員吳波表示,“公司這些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小作坊變成了規模生產”。
8年變更12次股權的武大有機硅
從國電武儀往南驅車10多分鐘,便是武大有機硅的所在地武漢大學科技園,其公示的辦公地點創業大廈位于科技園的北上角。
工商資料顯示,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的武大有機硅,成立于2000年12月,主營精細有機硅新材料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轉讓業務。
該公司2012年上半年、2011年和2010年營收分別為7946萬元、24361萬元及1849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44萬、2248萬、1538萬。
但蹊蹺的是,在創業大廈的一樓大堂,記者并未發現公司的掛牌。該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羅經理表示,武大有機硅早在2009年就已經全部搬走了。據了解,公司生產基地已整體遷至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有機硅行業,有幾家上市公司已經做得很大,相關的產品非常多,武大有機硅的產品并沒有優勢,公司已經錯過了上市的最佳時機。
武大有機硅原坐落在武大校園內研究生院旁,曾發生過火災事故,學校出于安全和環保的考慮,不允許公司擴大規模生產,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的生存一度只能靠技術轉讓來維持。
值得關注的是,據上述人士介紹,由于公司校企的管理體制,加上極其復雜的股權結構,從2004年3月開始,公司已累計經歷多達12次股權變更。
為核實相關情況,記者致電武大有機硅,但公司一名劉姓工作人員以“負責該事宜的高管不在武漢”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推薦閱讀
中概股與做空機構陷入膠著戰。 美東時間9月4日中午,SEC爆出最新一則起訴中概股的消息:哈爾濱天一藥業(CSKI)及其管理層涉嫌虛高收入等財務欺詐行為,案值超過1980萬美元。 這家公司在兩年多前就開始遭遇包括香櫞在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實探東湖開發區兩家首發公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906/8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