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題為《中興通訊玩轉地產會計魔方 涉嫌虛增利潤和凈資產》的報道,3日發表后引起市場熱議。昨日中興通訊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時對此回應稱實屬不專業的誤讀。公司利潤低谷是新生“陣痛”,公司爭取主業在三年內或更早的時間進入全球前三。
房產估值變動引起媒體懷疑
這篇報道說,中興通訊“賬面價值6.6億元的自有房地產,一經評估變身為投資性房地產增值9.32億元,中興通訊此舉及后續賬面價值14.29億元自有房地產的轉型,是制造業上市公司中少見的手法,有虛增利潤和凈資產的嫌疑。”
本報記者昨日就此采訪了中興通訊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實屬不專業的誤讀。由于公司原有自用物業對外出租,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公司房產相應由自用物業變為投資性房地產,此舉僅為物業性質變更,跟投資房地產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并且剛好相反,公司此次物業性質變更,如旗下酒店管理權出售,主要是為了更加專注通信主業的發展,公司目前是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排除不相關產業,以爭取主業在三年內,或更早的時間進入全球前三。
此外,該負責人還表示部分媒體對物業變更會暗增企業利潤的提法也是不專業的猜測。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在計量方法上,自用物業以歷史成本法計量,而投資性房地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物業性質變更僅涉及相應財務計量方法改變,會計政策不存在變更,對當期利潤表不產生影響。
同時,企業會計準則對以公允價值計量規定了兩個苛刻的條件,其中包括只能用同一種計量模式對所有投資性物業進行后續計量,且不允許采取激進的估值技術,因此不存在媒體所認為的人為操縱估值結果的情況,在計量方面具備極強的客觀公正性。
實際上,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采用公允價值計量不僅不會虛增企業利潤,反而會縮小企業以后利潤操作空間,對于有些擁有大量投資性房地產的企業,還可能造成業績大幅波動。這也是那些擁有大量投資性房地產企業仍采用成本法計量的主要原因。
全球通訊業皆面臨巨大困難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此輪全球性經濟危機中,作為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大的通訊行業,目前從設備商到運營商都面臨比較艱難的轉型時期。
行業統計顯示,在今年公布的世界500強排名中,全球各大運營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僅存的5家全球電信設備供應商中,僅愛立信、華為、中興通訊3家實現穩定贏利,諾西與阿朗兩家虧損,但即便贏利的3家企業中,也均是利潤大幅下滑。從收入的增長角度來說,諾西與阿朗兩家為負增長,而中興通訊則是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廠商,同比增15%。而愛立信僅增1%,華為也僅增5%。
分析人士表示,設備商集體進入寒冬,在某種程度上未必是壞事,在未來整個設備商競爭中,中興和華為在產品和成本方面的優勢將更加彰顯,中興和華為反而可能借這次機會獲取更好的行業地位的機會。
據外媒近期報道,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期間,中興通訊和德國 IET Holding GmbH 簽署了價值13億美元的光纖通訊項目協議。
行業利潤下滑終結價格戰
海通證券分析師陳其風在研究報告中認為,通訊行業整體利潤下滑是行業價格戰終結的拐點,在沒有形成新的利潤點情勢下,網絡設備作為幾大設備商的現金“奶牛”將導致各大設備商尋求合理定價,并相互間達成一定程度上的價格同盟。這在近期國內幾大運營商的招標中已見端倪,部分設備的價格較往年甚至出現上漲。
中興通訊副總裁劉鵬表示設備價格已經降無可降,“從國際來看,我們在歐洲做的重要的事情是通過技術革新、運維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來幫助運營商降低成本,而不是一味去降低設備成本。”劉鵬表示公司今年對簽單的考核導向已由去年的營收轉向今年的現金流、應收款等為主的考核,并放棄了一些低毛利的訂單。
對此,中信建投分析師表示,中興在上半年國內運營商幾次集采中表現良好,在規模增大、設備商價格戰趨緩的情況下,公司在各自集采中基本實現份額提高,并保持了較高的毛利率。但運營商開驗收單較晚,導致公司上半年在電信PON、移動TD-SCDMA五期以及聯通WCDMA三次集采中約有30億元收入未得到確認,導致凈利潤低于預期。
在謹慎簽單的情況下,中興通訊在亞洲和歐美大洋洲仍實現了17%和13%的雙位數增長。中信建投預計,上半年中興通訊仍然在消化2011年歐洲市場的低毛利訂單,而從去年第四季度起不再接低毛利訂單,6月后海外系統設備毛利率將有顯著提高。
推薦閱讀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截止目前,中關村共有79家企業境外上市,占中關村上市企業總數223家的35%;境外IPO融資額693.5億元,占中關村企業IPO總數的37.6%。最值得關注的是,境外上市企業中有六成選擇在美國上市。 中關村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興通訊否認“虛增利潤”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905/8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