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疲弱勢頭仍未見好轉。
8月15日,根據以廣東省中小企業為主要調查對象的一達通中小企業外貿景氣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7月份我國中小企業日均進出口值為 34135美元,環比下降5.4%。中小企業在7月份的用工需求人數較六月增長13%,但相應的用工成本也較6月增加15%。
此外,據8月2日深圳銀監局發布《2012年二季度深圳中小企業運營暨金融服務監測報告》(下稱《監測報告》)中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小企業整體景氣指標較第一季度上升7.43%。但據報告顯示,7月份廣東乃至全國的中小企業景氣狀況持續下滑至100.9,逼近100的臨界值,景氣狀況持續回落。
報告顯示,本月進出口總額、出貨量均環比輕微下降,而進出口頻率則環比上升0.27個頻率點。
“綜合考慮單筆出口總額減小、原材料成本降低、出口頻率加快而導致的資金流周轉加速等因素,資金壓力相對6月份微幅下降乃屬正常。”一達通金融總監曹流浪分析,“是需求的疲軟導致企業的資金貿易備貨等缺口放緩,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小企業乃至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會隨著出口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加劇。”
據悉,中小企業7月全月資金壓力指數為122.1,環比6月下降0.9個指數點,其占比數一直維持在65%以下的中低位。
《監測報告》顯示,從銀行渠道收集的企業融資成本指標較上期上升6.37%,而企業反映的銀行渠道融資成本上升7.34%,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成本在20%以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透露,珠三角大部分企業生存能力和抗拒風險的能力均較強,深圳、廣州等地產業結構主要以服務業、第三產業和新興科技為主,即使是制造業也主要是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這使得珠三角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渠道不順暢的大環境下仍未出現大面積倒閉現象。
“但內陸以加工型為導向的中小企業,恐怕就沒那么幸運了。”曹流浪對記者說,“現時中小企業的概況是‘有需求無金融、有規模無物流、有產品無品牌’,技術、品牌是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配套的金融服務與先進的物流體系將有助反向拉動我國中小企業產品的外銷。”
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峰向記者坦言,很多專家將我國中小企業外貿的不景氣歸結為海外需求的萎縮以及我國本土創新技術落后。“但大家都忽略了一重要因由:與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相應配套的金融服務跟不上。”
“目前我國90%的小微企業采取的是‘貨款到賬才發貨’方式(TT)與海外買家做交易,而海外很多大型企業只愿意以賒銷的方式進行買賣。”肖峰告訴記者,“不愿意接受賒銷,是我國現在大多數小微企業主的做法,由于缺乏擔保或墊付的途徑,他們認為風險無法控制,收益再高、訂單再大,不保險的買賣寧愿不做。”
據記者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在目睹了小微企業在上半年資金鏈緊繃乃至斷裂而被迫停產倒閉后,開始著手扶持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近期內深圳市寶安區政府會針對小微企業購買貸款保險予以全額的補貼,業界傳聞預撥款項是500萬左右。
“但僅僅是撥款補貼的單一舉措無法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最根本的難題仍要歸根于銀行方面授信渠道的堵塞。”曹流浪坦言,“而且事后辦理賠付手續的繁瑣復雜程度,保險公司的賠付金額、賠付時間等細則都亟待地方政府配套落實,否則恐怕小微企業主對貸款保險一事難有熱烈反響。”
推薦閱讀
健康體檢行業資本爭奪進一步加速。 繼慈銘體檢日前IPO(首次公開募股)過會后,昨日,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美年”)與凱雷投資集團聯合宣布,凱雷旗下人民幣基金——北京凱雷投資中心正式入股美年,并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小企外貿持續下滑 融資需求恐萎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17/8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