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4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在谷歌正式完成收購三個月之后,摩托羅拉的整改邁出了第一步。摩托羅拉公司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減大約4000名員工,占員工總數量的20%左右。與此同時,摩托羅拉還將關閉全球94個辦事處中的三分之一,撤掉40%的副總裁,并精簡產品線,專注于少數幾款精品機型。
在本次裁員中,美國以外的地區占崗位裁減的三分之二。業內透露,中國方面的裁員已經低調開始,有不少員工選擇主動離開。按照摩托羅拉移動的重組計劃,業內預計在華裁員可能波及三個方面:一是摩托羅拉在中國研發功能機的團隊;二是摩托羅拉天津生產廠;三是摩托羅拉在杭州的機頂盒生產廠。
其實早在去年8月,谷歌宣布出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的時候,業內就預計,這將不可避免地帶來一系列業務整合、機構調整以及人員裁減。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認為,谷歌盡管是開放系統,但還是希望能把軟件和硬件更好的結合起來。
項立剛: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是一個戰略的因素。和蘋果相比,蘋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它的系統能夠很好的通過硬件來體現。谷歌之所以現在收購摩托羅拉,他肯定是要把摩托羅拉的硬件設備有價值的東西整合起來,更多的來加強這方面的整合的能力,這就需要把他自己本公司的一些人裁減,形成很好的協調,相互把硬件系統很好的配合起來。
7月中旬,谷歌發布了收購之后第一份關于摩托羅拉業績的財報。今年二季度,谷歌的總營收為122.1億美元。其中,摩托羅拉在五周的時間里貢獻了12.5億美元的營收,但出現了2.33億美元的運營虧損,移動業務虧損近2億美元。在過去16個季度中,移動業務有14個季度沒能盈利。
如何實現盈利已經成為摩托羅拉的當務之急。在聲明中,摩托羅拉表示,公司將停止生產低端設備,把業務重心從功能手機逐步轉向“更具創新和盈利性的”智能終端產品。本次的大規模裁員,被業內視為尋求盈利的斷臂變革,而且跟摩托羅拉擁有的1.7萬項專利密切相關。
但目前看來,要在智能手機行業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容易。數據顯示,現階段,全球約有90%的利潤被蘋果和三星拿走,而摩托羅拉、HTC、諾基亞、LG、RIM等企業只能分食剩下的10%。昔日手機霸王諾基亞眼下步履維艱的沒落,更是讓業界擔憂摩托羅拉的前景。
過去幾年,摩托羅拉采用的策略是大多數Android手機廠商慣用的“機海戰術”,也就是說在短時期內快速推出多款不同型號的手機。業內分析,這樣雖然能夠持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但也會導致手機廠商為不斷進行產品微調而疲于奔命,尤其對于主要面向高端市場的智能手機廠商而言,難以將資源和營銷專注在固定型號的手機上,不僅大幅提升研發和營銷成本,也很難擁有一款或幾款明星機型。
這項戰術曾是摩托羅拉確保公司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曾被Android手機廠商捧為法寶,目前正在被主流手機廠商所遺棄,在本次大規模的調整中,摩托羅拉也將放棄機海戰術,預計今年發布的機型數量將從去年的近30款壓縮到幾款。易觀國際手機行業分析師王穎介紹,這是今年行業的普遍情況。
王穎:他把產品線縮短,這是今年整體的行業的趨勢,不僅僅是摩托一家在做,LG、索尼,今年都把自己的產品線縮短了,只推幾個精品機型,不再像以前是機海,國際品牌今年都是這么做的。還有,現在來看谷歌自己也要做手機,不僅僅要用摩托來做手機,因為前一段時間在香港上市了,谷歌應該是把摩托當做他未來新操作系統發布的一個窗口,并不是承擔過多的銷售壓力來做這樣的事情。
對谷歌來說,如果借助摩托羅拉也同時做硬件,會不會嚇跑三星和HTC等使用安卓操作系統的終端合作伙伴呢?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看來,這一系列的動作只是出于財務方面的考慮,盡快止住手機業務的虧損狀況,未來,谷歌應該不會對摩托羅拉的手機制造業務有所傾斜。
姜奇平:他是一個機動的棋子,不是整合到谷歌內部的,真正整合到內部的只是下一代移動互聯網上的管理資源,而管理資源是用來和蘋果斗的,所以他對摩托羅拉說已經物盡其用了,硬件方面可能根據以后發展的態勢來做。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高德軟件(Nasdaq:AMAP)今日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2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高德軟件第二季度凈營收為40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第二季度歸屬于高德軟件股東凈利潤為880萬美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17/8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