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致力于展現“精誠合作”氣氛的鴻海與夏普,近期卻有翻臉的跡象。
上周五,鴻海發布公告稱,計劃與夏普重新協商股權收購協議條款,以更低的股價收購后者股份。第二天鴻海發言人接受臺灣媒體采訪時再度重申,鴻海和夏普經營高層的確已建立共識,等待夏普股價平穩后重新議價,雙方都有誠意和信心持續這項合作案。周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更是親自對外表示,重新議價的決定由夏普高層主動提出,并預計雙方在明年3月31日前會有最終結果。
不管鴻海方面對外如何表態,夏普方面始終堅持該公司與鴻海集團之間的入股協議內容沒有改變,仍按此前的方案執行,本周二,夏普中國方面再次向本報記者證實這一點。鴻海與夏普截然不同的態度,令外界對其合作關系出現分歧有諸多猜測。
2012年3月,臺灣鴻海集團與夏普公司簽約,夏普將堺工廠37.6%的權益出售給鴻海,鴻海同意斥資670億日元收購夏普10%的股權,這一出價相當于每股550日元。
但夏普近期業績慘淡,截止今年3月的2011財年銷售同比下降18.7%,凈利潤虧損3760億日元,創下歷史最差記錄,上周四公布的2012財年首季業績也并未見起色,虧損達1384億日元,并預計全年虧損2500億日元,拖累股價連續暴跌。到本周一,夏普股價已經創下38年來的新低,一度跌至176日元,這使得鴻海入股夏普的資金,還沒能夠救夏普,就縮水近七成。
讓郭臺銘抓狂的還不僅如此,受到夏普股價暴跌拖累,鴻海股價也大跌,根據臺灣《聯合晚報》的報道,僅周一一天,鴻海集團股單日市值縮水逾475億元新臺幣。為減少損失,因此鴻海方面希望調整當初的入股價格,并重啟入股談判。
按照目前夏普的股價,鴻海的670億日元投資可以獲得超過30%的控股權,但這顯然是夏普不愿意看到的。有報道稱,夏普管理層對鴻海入股一直存在很強的“戒備”心理,當初在談判時讓鴻海以4家子公司聯合入股的方式,每家股東的持股比例控制在4%以內,這就是為避免鴻海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夏普因此陷入了尷尬境地,降低收購價格,會使其獲得的投資大幅減少,但投資額不變,鴻海將成為夏普絕對的第一大股東。外界有觀點認為雙方還是會進行談判,盡管談判會很艱難,但應該不會談崩,談崩對雙方都是重大損失。
推薦閱讀
項目再好,投資者有時也會落荒而逃。為什么? 本文作者吉姆·普萊斯(Jim Price)曾經多次創業,并且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澤爾-魯瑞研究院擔任特邀講師。 不久前,一對創業者向我征求新公司的建議。他們想讓我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夏普股價暴跌與鴻海合作或生變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09/8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