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移動互聯網開始在中國高速發展,“移動”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旋律,隨著騰訊、360、新浪等傳統互聯網公司進軍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爭奪戰”愈演愈烈。國內外各巨頭企業紛紛開展移動化業務及高調收購(Citrix收購Zenprise,SAP收購Sybase,IBM收購Worklight和Red bend,DELL收購Credant)也讓企業級移動市場愈加地火熱。得益于蘋果和谷歌的貢獻,智能終端的出貨量已超過PC,大有成為人手必備IT設備的趨勢,同時,BYOD、安全、IT策略、MDM、移動信息化已然成為2013年的IT熱詞,在這個時間就是效率,效率帶來生產力的時代,移動辦公的靈活和便利恰恰是能滿足企業提高效益帶來業務增長的方式。面對企業的移動化浪潮,CIO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移動化工作方式必將成為主流,BYOD是創建未來工作場所的主導趨勢(Gartner)。
與此同時,BYOD帶來的隱患就成為了IT部門需要面對的企業不能承受之痛。
不能承受之一:數據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商務、差旅已經讓企業部分員工優先體驗到移動化工作的便利。在辦公室外或利用碎片時間收發郵件、登陸企業文檔庫下載相關資料、查詢審批公文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讓企業的數據暴露在公共網絡之中。Mobidia的調查也顯示智能手機69%的數據流量來自Wi-Fi網絡。即使在企業內部網絡中,也會大量接入員工自己的設備,而受限于移動終端自身的安全性,更增加了企業數據不安全因素。
不能承受之二:設備易丟失,安全如何保障?
設備丟失、被盜的高發使得移動設備的安全問題無法被全面保障,僅看北京這個城市,在2012年北京地鐵統計的數據中顯示,地鐵里丟失物品排名前三的就有手機。設備的丟失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不僅僅是固定資產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企業數據的泄露。
不能承受之三:海量資產,數萬終端,資產信息變化如何管理?
作為企業資產的移動終端,信息量大且繁雜,隨著企業員工的更替,其變動較大,更新速度快,做資產統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即使專人做移動設備的資產管理,也無法清晰的知道移動設備的使用情況。
不能承受之四:大量設備由人工逐一配置?
每一臺IT設備接入到企業網絡時都需要進行相關的IT配置,而移動設備需要的配置信息更為復雜:VPN配置、密碼配置、Wi-Fi配置、郵件配置等,每新增一臺設備就需要IT部門逐一配置,影響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為IT部門增加了工作量。
不能承受之五:企業應用發布如何下發?應用合規是否有?
來自IDC的數據顯示,移動終端將超過PC成為訪問互聯網時使用最多的終端,企業用戶對移動應用的需求也已從收發郵件、辦公自動化,拓展到業務類應用的移動化。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至少有十幾款到上百款企業自己的移動應用供員工使用,這些應用如果通過郵件或企業公共平臺通知再由員工自行安裝,待到完成必然會是一個漫長的周期,這無疑會拖慢應用的使用進度。由于員工自帶設備,不可避免會涉及到個人娛樂類應用的安裝使用,如何保證應用安全?保證惡意軟件無法侵入個人設備,盜取設備數據?
面對以上由BYOD帶來的問題,企業在執行相應IT策略的同時,必然需要能同時解決上述問題的MDM方案。但是,MDM產品僅僅提供相應的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在SaaS、云服務大行其道的今天,移動信息化所提供的遠遠超出產品的范疇,不久的將來Mobile-as-a-Service將成為企業級用戶和服務提供商公認的概念,MDM更是如此,在實施的過程中,除了能提供移動設備、應用和內容方面的管理,更多地是要明確企業移動信息化的方向,考慮企業數據和個人數據的區分及平衡,IT策略的制定等。
正如國信靈通的CEO侯樹立所說:“滿足客戶需求是國信靈通一貫追求的目標。覆蓋全國的服務體系和專業化的技術力量保證我們不僅可為全國中小企業、同時也可為大型企業各地分支機構提供及時、有效、高貼合度的移動服務支持……我們的NQSky移動管理平臺已經超出了傳統MDM產品的功能范疇,在為企業提供完整的移動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系、便捷的企業移動應用管理的同時,也根據中國企業特點,量身打造了個性化的功能,提供便捷、完善的服務。”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heVerge近日撰文指出,HTC、三星等Android手機廠商所標榜的開放性仍然是“空頭支票”,其所謂的“開放”只是針對運營商,而非普通消費者。2013年旗艦Android機型的BootLoader仍處于鎖定狀態,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BYOD隱患,企業不能承受之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506/26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