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iOS作為其主要研發平臺,主要其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執委李德成說:“如何有效地解決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未來互聯網創新的重要問題。”
“雖然現在關于‘越獄’是否違法還存在爭論,但大多數‘越獄’用戶都會安裝使用盜版應用,這就侵犯了應用開發者知識產權。從法理上講,任何人不能白拿別人的東西,未經過權利人許可且不屬于法律強制許可的幾類情況,通過‘越獄’的手段免費下載收費游戲,肯定侵犯知識產權。”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馮曉青指出:“之所以出現法不責眾的情況,既和我們知識產權意識比較淡薄有關,法律制度上也確實還有亟待完善之處。”
“其實不管是百度文庫被訴侵權還是整頓網上盜版音像作品市場,通過處理部分典型案件并加以宣傳,確實能夠對知識產權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馮曉青表示。
針對不少研發商提出的判斷山寨是否侵權困難的問題,馮曉青說:“判斷是否侵權,有三個標準,一是構成實質性的相似,二是對受保護作品有接觸,三是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等。”但他也坦言,被山寨方想要舉證確實比較困難。
“知識產權保護本身就是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過程,如果知識產權保護標準規定過于嚴格,反而可能限制了技術創新的可能性,必須防止知識產權的濫用和壟斷;尤其是對國內相對較弱的APP產業來說,知識產權標準規定太高,反而不利于我們在學習中創新。”馮曉青認為,必須辯證地看待微創新問題。
“微信的成功也表明,微小的創新并非毫無可取之處,關鍵在于通過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創新是辯證的、有層次的,既要有模仿型創新,更要有開拓型創新。但是一定要區分抄襲與創新,杜絕打著學習旗號的侵權。”馮曉青說。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平板電腦不是個好生意?還是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 近日,黑莓CEO托斯滕·海因斯(Thorsten Heins)的一番平板電腦在未來5年內不是個好的商業模式(好生意)的言論引發了業內的關注。那么海因斯何出此言?平板電腦真的像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APP的“泡沫”會吹破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502/26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