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打下堅實品牌基礎的諾基亞和黑莓,恐怕都沒有想到如今會為了提高銷量而不斷下調產品檔位;在全球手機市場上都不愁銷量的中興和華為,或許也沒有想到解決品牌難題會如此不易。
它們恰好代表了除三星、蘋果之外的手機廠商的兩種生存狀態:一撥掙扎于生死線,試圖以低價手機提高銷量、贏回份額;而另一撥陷入低利困局,希望通過抬高產品檔位來提升品牌價值。
如果把諾基亞、黑莓的生死問題看成一場“急性病”,那么處于高增長、低利潤局面的國產手機廠商們更像是得了治愈難度大的“慢性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必將隱患重重。正在探路高端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能否在短期內解決品牌難題、逃脫產品低利潤的危險局面?
結構調整
國產手機廠商探路高端市場,與全球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不無關系。如今,三星、蘋果占據了全球手機市場幾乎全部的利潤,而相比之下,短暫扭虧的諾基亞和黑莓、仍然深陷虧損的摩托羅拉,以及長期受低利潤困擾的國產手機廠商們則處境尷尬。
“與國內手機廠商相比,中興手機業務的毛利率一直是比較高的,在2012年增長到17%,但這一數字與三星、蘋果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曾學忠認為,國產手機廠商擺脫低利局面的唯一辦法就是探路高端市場,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
曾學忠所說的“探路高端市場”,正是國產手機廠商在“不愁銷量”之后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IDC的統計數據顯示,中興手機在2012年的出貨量占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3.8%,再次位列全球第四。但據曾學忠透露,中興內部對手機業務的考核已不再僅僅是銷售量,將更關注智能手機(尤其是高端產品)的銷售占比。
“中 興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3年預計將達到4500-5000萬的規模,但未來最重要的不是強調量有多少,而是中高端手機在總量中的占比,這將成為中興手 機未來的考量目標。”曾學忠說,中興計劃在今年使其智能手機的銷售占比從去年的60%提升到80%,其中,中高端智能手機的銷售占比提升至25%。
實 際上,中興、華為在一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對各自手機業務的結構調整。2012年6月,中興正式推出高端智能手機產品線Grand系列,完成了中興智能手機從 千元Blade、到中檔Skate、再到高端旗艦Grand的全線布局。同年,華為終端推出Ascend P系列、D系列等戰略型的旗艦產品,并由此開始拓展高端智能手機產品線。
盡管國產手機廠商的高端產品未必能從一開始就能讓消費者買賬,但它們需要通過這種結構上的調整,來逐步完成“低端產品做份額、高端產品做利潤”的布局。
只不過,無論是中興、華為,還是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它們在產品結構調整之后都不得不經歷一個“過渡期”——產品配置及用戶體驗無限接近三星、蘋果,但還需要以相對低的價格來贏得用戶,也就是曾學忠所強調的“高性價比”。
也正是在這種思路之下,中興、華為在近期推出的高端旗艦產品仍然采取了中檔手機的定價。比如,中興在2013年3月底推出的兩款大屏四核的高配置智能手機“Grand S”和“Grand Memo”,定價僅3399元和2688元。
品牌投入
上述兩家國內手機廠商幾乎同步進行了產品線調整,又近乎一致地采取了“高配低價”的迂回策略,是因為它們都處在一個微妙又尷尬的競爭環境下。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一線品牌手機廠商無論研發、品質還是渠道銷售,都還算得上是一支較為強大的力量,尤其是處境相對優越的中興、華為。但遺憾的是,這些國產手機廠商在品牌上很難與國際巨頭相提并論。
這種品牌上的弱勢地位所造成的結果是:手機出貨量不斷增長,但產品銷售大多只能徘徊在二三線消費市場,或者以價格優勢贏得部分一線消費市場;從收入回報來看,雖然銷售規模足夠彌補成本支出,但利潤趨薄。
在這種不健康增長的隱患之下,國產手機廠商必須進行品牌突圍。在曾學忠看來,做高端產品與品牌突圍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高端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價值,而品牌美譽度也制約著產品的溢價能力。
“盡 管中興手機出貨量早已進入全球前五,但手機的品牌知名度相對比較落后,這與中興對品牌宣傳的投入有關。”曾學忠說,“未來三年是中興打造手機品牌的重要時 期。中興手機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中高端產品占比的提升、在發達市場占比的提升,都需要強大的品牌支撐,需要讓中興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相匹配。”
曾學忠透露,中興手機在2013年的品牌投入將比去年增長50%。在這一投入下,預計中興智能手機業務的營收增長在今年將超過30%,占其手機業務整體銷售收入的60%左右。
實 際上,對于品牌建設的投入,正是國際手機巨頭贏得高端市場的關鍵所在。來看看三星手機的成功案例:連續多年推出的高質量產品,加之持續不斷的高額營銷推 廣,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三星的品牌形象,借助這種品牌形象,三星各檔位手機(尤其是高端機型)的銷售都“既有量又有利”。
無可否認,三星營造的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賴,幫助了三星手機業務的高速發展——這種品牌價值使三星能夠在不同檔位的手機市場保持溢價能力,而這種品牌溢價能力,也成為三星拓展利潤豐厚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利器。
增長虛高的國產手機廠商也許無法復制三星的成功案例,但至少它們已經上路。能否盡快逃脫低利危局,就看它們何時真正建立起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賴,而不是繼續在中低端市場打價格戰,或者在高端市場強調“物美價廉”。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速途體驗室第328期 “五一”小假日,你是宅在家里,是回鄉探親,還是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旅行,感受自然的魅力?對于熱愛生活的人們,“五一”的三天小假,是一次短途旅行的絕佳時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近一款旅行A>>>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502/26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