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子商務企業是最早明白和有能力衡量點擊、展示性廣告的效果的廣告主,他們在互聯網時代就已經充分地被教育,并有了很多的實踐了。因此這類廣告主最早進軍移動廣告市場,是2011年的領軍投放者。此后,伴隨著手機游戲等APP的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的增長,手機游戲、新聞客戶端的APP下載廣告成為了移動廣告主要的增長驅動力。
相比傳統行業廣告主,互聯網行業廣告主的另一個優勢在于能夠清晰地轉化點擊廣告的用戶。目前手機上的廣告,一般點擊后會打開一個網頁或者進入一個APP,傳統行業廣告主通常都沒有自主的APP,進入了網頁之后,也不知道怎樣讓用戶做什么來轉化成消費,或者進行進一步的品牌推廣。舒義告訴記者,Banner廣告(橫條幅圖片展示廣告)導入流量之后,如果要進行手機上的活動或者調研等,需要整體策劃,會有更高的執行成本,效果還無法保證,因此目前還沒有被傳統行業的廣告主接納。
2012年的時候,部分傳統行業廣告主嘗試了新的形態:點擊廣告后,會發起一個打電話的請求。這種廣告的廣告主通常是汽車促銷、快速消費品促銷等地域性非常強的廣告投放。舒義告訴記者,此類廣告的轉化率經過實踐證明效果比較好。去年力美廣告的銷售額接近2億,而此類區域性廣告的投放量大約是在1000萬元左右,雖然占比很小,但力美認為這是比較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跑馬圈地與小而美
目前中國共有幾十家移動廣告公司,大部分是拿著風投的錢在燒,在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中很難獲得盈利。
雖然對行業未來成長性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是投資者與業者都對記者表示,未來的行業格局是比較明確的。基本上百度依托搜索,阿里依托電子商務,還是會形成巨大的廣告優勢,發展成為移動廣告行業的巨頭。其次,一些原先有大客戶積累的4A廣告公司和互聯網廣告公司,也會形成巨大的上游資源優勢,進入第一梯隊。除此之外的獨立公司,很難有成為領軍企業的機會。
成為細分領域的專業廣告公司反而是可行的道路,“專注于細分領域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本身活得很好,而且可以探索不同廣告形態的可能性,”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然而目前中國的獨立廣告企業,雖然號稱自己有非常多的獨特之處,目前實際還沒有形成非常明確的競爭優勢,可以殺掉競爭對手,大家還是比較同質化,處在跑馬圈地的階段。”
美國Tapjoy廣告公司是小而美的典型代表,它專注于通過獎勵機制鼓勵用戶下載應用,開創了一個新的推廣模式,不僅保持了持續的盈利記錄,并在2012年累計獲得5100萬美金的融資,持續擴張。
“移動廣告一定會有新的模式出現,而且會有獨立廣告公司活的很好。但是在這之前,會有一批只會跑馬圈地的公司死掉,死在黎明之前。”這位投資人說道。
事實上,目前移動廣告的商業模式遠沒有被充分發掘出來。
“一個手機里有20到25個傳感器,負責到GPS、聲音、光線動作等等,我不知道未來這些傳感器對我們做廣告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全球無線營銷聯盟(MMA)CEO Greg Stuart向記者表示,手機的這些特性還沒有被充分發揮出來,現在全球的移動廣告依舊處在很早期。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廣告平臺給開發者的價格是一毛錢一次點擊,廣告主則按照3塊錢或者5塊錢一次激活來給我,但是在轉化率低的情況下,我這么給下去,最終的成本可能是每次激活需要50塊錢,也就是我有500次點擊,給開發者50塊錢,我才能>>>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426/26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