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的移動廣告獲得了飛速的增長。大批移動廣告公司頂著光環獲得融資。
雖然整個市場在高速發展,但是由于移動廣告市場還高度分散,價格戰愈演愈烈,整個市場對于單個移動廣告公司的看法在這個春天開始出現分化。
美國排名第3的移動廣告公司Millennial Media在2月21日發布了2012年Q4季度報告,由于Q4營收和2013年Q1營收指導低于預期,該公司股價暴跌37.5%,報8.95美元。此前,MM宣布主動放棄下載廣告,專注于移動領域的品牌廣告。
一位長期研究移動互聯網的某知名美國VC的投資人向記者坦言:除了業績下跌,對于移動廣告的悲觀情緒可能也是市場反應如此激烈的理由。
易傳媒CEO閆方軍表示,目前國內移動廣告的發展很大一個問題是標準不統一的情況�!捌鋵嵲趺春饬恳彩潜容^亂的。手機上怎么衡量營銷的標準,我認為是非常大的挑戰�!�
為解決移動廣告的標準問題,全球無線營銷聯盟(Mobile Marketing Association,簡稱MMA)近期正在中國進行緊鑼密鼓的工作。
移動廣告的盤子有多大?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的數據,2012年,中國移動廣告支出占整體廣告行業支出只有1.5%到2%,整體規模大約在10億-20億人民幣左右�?紤]到中國有數億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目前中國移動廣告的盤子實在是太小了。
那么,移動廣告到底會不會在中國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規模呢?業內看法不一。
“中國目前有2.2億-2.4億智能手機用戶,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币讉髅紺EO閆方軍向記者樂觀地估計,中國移動廣告支出將可能達到三位數級別的增長,“其中移動互聯網今天1.5%的比重太小了,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年之內,從目前的1.5%左右,成長三到五年是5%到10%都有可能。”
中國到2014年,廣告整體支出大約會有3000億人民幣左右的規模,移動廣告如果能達到5%的比例,那也是150億的市場規模,那么年復合增長率要達到300%以上。
這種非常樂觀的估計,來自于閆方軍對于廣告價值的核心理解:“廣告的空間就是時間,每個人的時間是一樣的”,看了電腦廣告就不能看電視廣告,看了移動廣告,就占據了原先電腦廣告的時間。因此,伴隨著移動端智能產品占據消費者的時間越來越多,閆方軍相信其廣告價值也會越來越快地增長。
在力美廣告CEO舒義看來,閆方軍的估計過于樂觀。他認為,移動廣告具有特殊的屬性:手機屏幕太小,展示性效果的廣告不太好,本身并不那么適合純展示性的品牌廣告,因此將PC的廣告模型單純的移植到移動端是不太可行的。
目前移動廣告行業的歷史軌跡也印證了舒義的看法。舒義說,“2011年移動廣告主的投放主要來自于電子商務,2012年來自于以新聞客戶端和游戲為代表的APP,而2013年則逐步開始有了按照省市投放的本地化廣告。”而傳統的品牌廣告主,雖然也存在嘗試,然而始終沒有明確在移動廣告上希望實現的訴求和方式。
因此,舒義預計,這兩年移動廣告的增長大約會在80%-100%的水平,而且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于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手機游戲下載廣告。
由于手機游戲已經率先在中國實現了規模化的盈利,因此手機游戲廠商在移動廣告上的投放力度很大。例如號稱在蘋果iOS平臺上月收入達到2000萬的手機網游《神仙道》,每個月的移動廣告投放量高達200萬人民幣——其邏輯是,手機廣告的價格仍然比PC互聯網頁面廣告要便宜很多,因此投放移動廣告有利可圖。
移動廣告需要突破標準瓶頸
易傳媒CEO閆方軍表示,中國的移動廣告要想快速發展,需要解決標準的統一問題。
閆方軍表示,移動廣告的標準范疇是很大的,最簡單的有幾個,“第一你不希望在這么小的屏幕上出現100個不同的廣告尺寸,這很重要,需要統一。”他表示標準的尺寸,標準的廣告形式很重要�!暗诙艺J為如何去衡量效果,拿什么衡量效果,一個廣告如果純粹針對品牌,那怎么衡量品牌的影響,如果說針對其他的一些情況怎么衡量,針對廣告本身以及針對效果的,這是最基本的兩個方面,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延伸出來很多的。”閆方軍表示。
閆方軍表示,中國的PC互聯網廣告過去的一個教訓表示缺乏行業標準,導致行業各自為戰,限制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整個互聯網廣告行業有成千上萬種廣告形式。而現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還處于很早期,總共只有七八種廣告形式,因此現在中國的移動廣告的標準化有著非常好的歷史機遇。
為解決這個問題,行業聯盟的作用非常重要。2月25日下午,易傳媒正式宣布成為了MMA(Mobile Marketing Association,全球無線營銷聯盟)全球特邀高級會員單位,閆方軍表示這將會在中國推進行業標準的設立和更多的行業探索。
標準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廣告主對于新的廣告形態的接受,總是顯著晚于廣告行業本身的發展的。廣告主需要通過實際的項目理解新的廣告模式的形態和價值,并通過不斷的嘗試,最后才能形成穩定而有效的投放。
目前移動廣告行業正在努力教育廣告主的當口,整個移動廣告行業都在努力研究并證明移動廣告的效果。可口可樂公司媒介與互動營銷總監楊曼曼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點擊量、展示量等,這些數字一開始對廣告主來說蠻新奇的,但是后來就會變成審美疲勞,最后有沒有真正對銷售產生作用?我希望更多的是一些更深入對銷售促進的調研能夠產生�!�
其實所有的廣告主都一樣,最后的銷售促進才是真正能夠吸引他們的。也正因為如此,移動廣告行業并不是從品牌廣告開始發力,而是從行業廣告和效果廣告開始啟動。目前大約80%的廣告是效果型廣告的客戶,品牌廣告才剛進入嘗試階段�!安蝗眹L試的品牌廣告主,但投放量都很小,而且大家也不清楚效果如何”,一家知名美國VC的投資人告訴記者。
“現在我們有一些研究說,我們在手機上做的廣告,實際上比我們互聯網上做的廣告更有效,因為之前我也是做互聯網營銷的,手機通過很多應用程序或者其他的方式,也可以進行這種廣告,跟互聯網廣告相比,其實是沒有削減廣告有效性,然后我們手機屏幕雖然比較小,但并不影響廣告的有效性,在小的屏幕上做廣告其實更能夠吸引到我們的注意力�!比驘o線營銷聯盟(MMA)CEO Greg Stuart告訴記者。
目前,包括廣告公司、勇于嘗試的廣告主以及相關的研究機構,都在進行實驗,希望探索衡量廣告投放效果的方法與標準。這也是為何移動廣告行業會形成并需要行業聯盟——整個行業都需要在廣告效果衡量和實踐方式的探索中,殺出一條血路。
推薦閱讀
“廣告平臺給開發者的價格是一毛錢一次點擊,廣告主則按照3塊錢或者5塊錢一次激活來給我,但是在轉化率低的情況下,我這么給下去,最終的成本可能是每次激活需要50塊錢,也就是我有500次點擊,給開發者50塊錢,我才能>>>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426/26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