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康斯坦丁)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面向全世界發布了第一代iPhone,全新的多點觸控技術幾乎讓所有人為之瘋狂。包括蘋果在內,沒有人預料到iPhone對全球手機市場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在幾年后iPad發布會上,喬布斯為了再次證明多點觸控技術的偉大,曾一臉揶揄的表情問道:“我們需要一支手寫筆嗎?誰會需要一支手寫筆!”引發臺下觀眾一陣哄笑。
然而,6年后的今天,三星智能手機銷量一舉超越蘋果iPhone,依靠的卻是一款帶有手寫筆的產品——三星Galaxy Note。不僅手機如此,平板電腦市場也在上演幾乎同樣的戲碼。雖然蘋果iPad仍在全球市場上獨領風騷,但在中國,E人E本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后起之秀僅僅憑借一只手寫筆而走紅,成為中國平板電腦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更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進入2013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平板電腦產品開始配備手寫筆。除了E人E本之外,三星一路跟進的Note平板,微軟surface pro,聯想Thinkpad Tablet等都推出了配有手寫筆的平板電腦產品。巨頭們為何如此一致的將目光瞄準了手寫筆?
手寫筆的進化
首先應該了解的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手寫筆已經不再是8年前的“火柴棍”了。8年前,帶有細小的手寫筆的手機盛極一時,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MOTO的“明”系列。但是,這種手寫筆不僅握感很差,更重要的是寫字體驗更加差,僵硬的筆跡和塑料筆尖劃過玻璃的尖銳感都讓人無法忍受。難怪iPhone一出現,立刻將這一基于電阻屏的手寫技術淘汰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與此同時,來自日本的wacom公司所提供的電磁壓感筆技術仍然只被專業的設計師們所熟知,并主要被應用于創作數字藝術、電影、特技、時裝和設計等。直到2010年1月,中國企業E人E本首次將wacom電磁壓感技術引入到民用的平板電腦產品中,并開發了與之配套的“原筆跡數字書寫技術”以及后來的“手寫辦公系統”等,電磁壓感筆技術才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線。
相比老式的電阻式手寫筆,電磁式手寫筆就像進入了3D時代。通過電磁壓感技術,我們能夠采集到手寫筆在三維坐標上的位置信息,由此不僅可以計算出書寫的位置,更能計算出書寫的速度和力度。這些數據通過軟件系統的加工處理后,我們就可以在平板電腦上得到接近紙筆的、非常逼真的書寫體驗了。
或許你會說,在iPad多如牛毛的配件中,有一種叫做“電容筆”。是的,它看上去是一支筆的樣子,但是圓圓的筆頭卻是模擬了手指的形狀,所以叫它“電容手指”可能更加貼切。你可能已經發現,使用手指或者電容筆都很難寫出較小號的字體,我的一位設計師朋友曾經抱怨說:“使用iPad電容筆,我根本無法完成一副完整的畫!”
誰需要手寫筆?
就在前不久,有報道稱美國最大的蘋果配件貿易公司TRIBECA發現:中小學生和大學生不買iPad一個很大原因就是iPad沒有一個觸控筆,他們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記筆記或者是繪畫,而高端消費者也反映,沒有觸控筆,iPad只是一個閱讀設備。
沒錯,iPad就是一個閱讀設備!喬布斯在發布iPad的第一天就告訴你,iPad是介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一個閱讀設備!主要用來瀏覽網頁、看郵件、看照片、看視頻、聽音樂、玩游戲和看電子書。

但是人類是貪婪的,在終于擺脫了2kg重卻只有3小時待機時間的筆記本電腦后,人們希望平板電腦能夠做的更多。
從“閱讀工具”到“生產工具”的轉型中,平板電腦首先要解決的是輸入問題。軟鍵盤的輸入效率是很低的,無反饋力的觸感使得盲打幾乎不可能,當你的目光不得不從鍵盤到文字之間不停往返時,你的輸入速度從70字/分鐘迅速下降到30字/分鐘。不僅如此,你的創作思路也在不斷的被打擾。
為此,微軟特地推出了Type Cover,達到了與實體鍵盤相似的觸感體驗,而為之所付出的代價就是surface pro整體厚度的大幅增加。有了Type cover之后的surface pro與其說是平板電腦,不如說更像是筆記本電腦,其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事實上就是超極本。

無論如何,手寫筆的輸入方式無疑是最適合平板電腦的。雖然還不夠完美,但是在移動場景下,尤其是輸入漢字或者圖形的時候,“提筆就寫”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最快、最方便的輸入方式。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手寫筆將成為平板電腦上最主流的輸入工具。
以E人E本為例,【記事本】功能替代了傳統的紙筆,相當于一個隨身攜帶的記事本。而【文稿本】功能則為這些手寫文字提供了快速的、大篇幅一次性識別的功能,讓你的手寫文章可以方便的存儲為一份標準的word或者TXT文檔。
事實上,如今手寫筆輸入的大勢所趨讓蘋果也不淡定了。去年5月,有外媒爆料,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上最新的專利文件顯示,蘋果已經為其手寫筆技術提交了三項專利申請。

PC下,平板上
如果說,人們對手寫筆的需求出乎喬幫主的預測的話,那么平板電腦如今開始蠶食筆記本電腦市場這才真的讓喬幫主始料未及。
4月10日,IDC推出的一份報告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同比下跌13.9%,為7630萬臺。這是自IDC 1994年開始跟蹤PC市場數據以來出現的最大跌幅。PC產業受移動市場的沖擊可見一斑。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面對微信等OTT(Over The Top)新生態業務的挑戰,國內三大傳統電信運營商已開始相應布局,進行自救。有消息稱,中國電信將聯手門戶網站網易,重新打造一個能與微信抗衡的產品——“翼信”。 然而,無獨有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喬布斯錯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418/26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