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發現#成都最新,最潮的互聯網項目及商業模式,對你的項目進行宣傳和評估。今天我們展示來自成都的創業者創辦的手機O2O項目“哪兒有優惠”

項目簡介:
哪兒有優惠是成都初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以成都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為內容,打造的一款旨在幫助消費者輕松便捷的獲取優惠商品信息和服務的折扣平臺。
項目特色:
1.為用戶提供成都本地生活服務打折信息并提供相應優惠卷
2.為商家提供手機系統方便商家發布與兌換打折信息與網絡營銷服務
項目進展:
1.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公司具有50人以上市場團隊收集折扣信息
2.公司完成安卓和IOS手機APP開發并上線
3.據說已投資上千萬項目
用戶需求:
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找和獲得優惠,商家通過發布線上優惠卷吸引用戶擴大傳播從而降低了成本
商業模式:
收取商家做營銷推廣費
以下是一些精彩發言:
zwchen:種大眾消費類服務,往往成敗的關鍵,并不在于服務的價值,而是其渠道能力。優惠類型,無非就是餐飲、購物和生活服務,初唐怎么都不可能和大眾點評、美團、丁丁優惠、微信二維碼、我查查,以及成都第四城和成都全搜索等比渠道能力。
就像團購,基本上都是寄生在已有的渠道之上,比如聚劃算之于淘寶、大眾點評團之于大眾點評網,優惠券這類沒有剛性需求和用戶轉移成本(忠誠度)的服務,一旦對手發力,馬上死掉。
而且,這類平臺型應用的雙邊效應太過明顯:用戶量不大,商家不愿意投入;商家不愿意投入,用戶沒有粘性。如果要做,我建議還是借勢,比如利用成都第四城等渠道、天氣通App進行頻道合作都比自己打造渠道靠譜。
病毒MM楊昕:首先,O-O模式將是未來2-3年VC最看的一個模式之一,加上本地生活服務的概念比較落到實處,成都也算是西南地區的消費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所以這樣的項目在成都建立成長,還是有些價值,這類項目實際和團購,電商,比價類產品相似,又一定線上產品的賣點,又有地面的商家的“看似”龐大的利潤空間,所以這類項目很有它的實際意義。
接下來要看的就是項目的展現形式,產品本身對線上用戶的吸引程度,信息量的大小,商家的品牌,其實這是比較難做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城里有5家商場打折,折扣不同,但是又不同時在一個商場有我喜歡的所有品牌,當我選擇兩次以后,可能這個產品對我而言就可有可無了。
對用戶粘性不夠,商品種類,品牌太多,商家打折策略差異有限,這些集中起來,對運營的控制要求就相當高,很累,可能利潤還很低。如果我來做這個產品,我會把產品進行小小的改造,對用戶手機進行定位,選擇最近路途的打折逛街吃飯,可能花費多少,給用戶一個建議,然后和商家商量,特別是周邊服務,比如我2點到店吃午飯,可以打8折,錯開高峰時間。等等。
不過這個產品的細節要研究,并進行運營嘗試起來,成本很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home.itchaguan.com/thread-12337-1-1.html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導語:美國《時代》周刊網絡版今天發表署名哈利·麥克克萊肯(Harry McCracken)的文章,搜集了各大市場研究公司針對Android和iOS兩大平臺發布的數據,回答了有關這兩個平臺競爭現狀的各種問題。 以下為文章全文: 誰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茶話:成都APP優惠卷項目--哪兒有優惠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418/26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