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打車類APP已經一哄而起,多達30個,大多數乏人問津,形同瀕死。
有評論指出,成果可能被出租車公司或行業協會們拿走,打車類APP干了幫人做“嫁衣”的活。
昨天,有網民披露了“微信群訪談之打車專場”的內容。據了解,目前打車類APP已經一哄而起,多達30個,普遍處于“燒錢”階段,大多數乏人問津,形同瀕死。
參與此次訪談的是搖搖招車創始人王煒建、嘀嘀打車聯合創始人張博和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這3位互聯網創業者都豪情滿懷,將目標鎖定為顛覆出租車行業的現狀。
嘀嘀打車的張博稱,他們軟件自去年9月底上線以來,已經覆蓋了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4個城市,在北京每天平均成交2萬多筆。“北京司機的體驗是每天大 概聽到幾千個訂單,在高峰期平均每20秒一個訂單,基本訂單不會停。乘客方面,基本上叫車的成功率在80%-85%。”
快的打車的陳偉星稱,快的打車在上海每天平均成交近2萬筆,在杭州的成交量稍微少些。
據統計,使用嘀嘀打車的出租車司機已達1萬人,使用搖搖招車的出租車司機有1.1萬人,使用快的打車的杭州出租車司機已占總數60%。
陳偉星表示,杭州出租車司機使用該軟件后,月收入增加1000多元,“讓司機的工作更有趣,更輕松一點。”
張博宣稱,使用該軟件的司機,平均收入增加35%,每月增收1400元左右。
搖搖招車的王煒建則強調,增加收入是其次的,“很多師傅反映,最重要的是‘痛快’,我想主要是他們的選擇空間增大了。”
陳偉星預言,有些司機如果不習慣打車軟件這種新的方式,“他過段時間會被淘汰。希望一起努力,共同顛覆出租車行業。”
王煒建也預言,“未來司機都會轉到APP上來,因為路邊打車的人越來越少了。”
打車軟件目前仍然處于“燒錢”階段。盡管搖搖招車、嘀嘀打車、快的打車都受到風投的青睞,其中,嘀嘀打車已經獲得6000萬美元,但是,打車類APP都是 “倒貼錢”的角色,曾有打車軟件試圖向乘客或出租車司機收取一定費用,最終告敗,不得不恢復免費。快的打車的其他人士坦承,所有的打車軟件目前都在培育市 場,“真正要看到市場格局的變化,至少要到今年年底。”
有評論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打車類APP的吆喝推廣,還可能出現另一種結局:成果被出租車公司或行業協會們拿走,打車類APP干了幫人做“嫁衣” 的活。“甚至可以說,打車類APP本來就是在搶人家電話叫車業務的生意,已經開展電話叫車業務的出租車公司或行業協會,肯定也會推APP繼續延伸電話叫車 的業務,人家的優勢會比獨立的第三方創業公司更明顯。”
據了解,目前APP打車軟件多達30款,大多數聞所未聞。商報記者昨天18時左右查詢了一些APP的在線使用率,其用戶只有個位數,瀕臨死亡。業內擔心,APP打車軟件運營商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團購網站”行業——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國外打車軟件獲得資本認可,國內打車軟件也正成為風投資金“瞄上”的目標。此前,搖搖招車已獲得紅杉資本的數百萬美元投資,且已啟動了第二輪數千萬元的融資。快的打車此前已獲得阿里巴巴集團的投資,目前也正與數家風投公司接洽。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市場原本期盼Wi8能給PC注入生命力,但情況卻恰恰相反 北京時間4月16日早間消息,美國科技網站CNET周二刊文稱,在全球PC銷量下滑的形勢下,微軟并沒有所謂的“B計劃”。市場原本期盼Windows 8能給PC業務注入新的生命力>>>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30416/26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