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廣州發生因信號系統故障導致地鐵停車。
回顧近年來,大凡有地鐵的城市,信號系統故障時有發生,似成常態,而信號系統又是保障地鐵安全運營的重要板塊,風險如影隨形。那么,如何避免類似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令人深思。
信號系統故障頻發
2011年8月2日上午8時44分左右,因信號設備故障,廣州地鐵四號線兩次列車短暫停車。在以往,人們可能會不以為意,然而在“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之后,坐在這兩列車中的人們恐慌地用手機發了上百條微博向外界求助,期待不要發生追尾。
目前,在中國擁有地鐵的城市達到8個,后續還有7~8個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興建地鐵。然而盤點這些城市的地鐵安全運營情況時,最常發生的莫過于“信號設備故障”停車事故。僅在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大一線城市就有6起因為信號設備故障引起的地鐵事故。
2011年1月28日上午8時,廣州地鐵一號線西塱總站道岔突發信號故障,多趟列車延誤。2011年5月31日早8時,深圳地鐵四號線發生信號聯鎖系統故障,導致龍華線一期部分列車不同程度延誤。
2011年7月2日下午,北京地鐵十號線信號系統出現故障,導致運營間隔加大,約1小時后才恢復正常運營。2011年7月18日晚7時,廣州地鐵五號線因道岔突發信號故障,全線多輛列車延誤。
本報記者在盤點中發現,信號系統剛剛運行或是升級調試過程中,故障更加容易發生,比如2010年9月17日7時,北京四號線一輛列車車載信號出現故障,此后,地鐵方面解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四號線在進行信號系統升級調試,時間集中在夜間,由于列車系統十分復雜,存在不穩定因素。而南京地鐵二號線開通伊始,也曾出現信號故障的問題。
對此,一位地鐵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列車運行伊始的信號故障是因為調試時間太短,以國外的做法來說,新建成的地鐵在投入使用前的調試需要9個月~1年的時間,然而,國內很多地鐵為了圖快,常常調試了1個月就匆匆運營。
拷問管理是否到位
熟悉地鐵的人都知道,信號系統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它對于確保列車的運行安全和提高行車效率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然而,正是這樣一個重要的系統,故障頻發,并已成常態。而在“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之后,這種常態故障不得不令人深思。
對此,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之前,人們確實沒有對信號故障特別擔心,畢竟還沒有造成特別大的事故,信號設備出現故障以后,恢復過程也比較快,但現如今應該給予應有的重視。
“除了技術層面以外,地鐵信號故障頻頻,也應探究一下地鐵管理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事故率達到一定程度,管理運營方是否應該追究責任或者給予一定的懲戒。”他說。
據了解,在香港,6月初,港鐵向香港立法會遞了一份“成績單”,顯示今年首季香港共發生86宗列車服務延誤8分鐘以上的事故,約5%延誤超過半小時。對此,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學明斥責,檢討地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時,應該加入“事故扣分機制”。
彭澎認為,對于地鐵信號系統的供應商來說,首先應該把好技術關口,如果是因為技術問題而造成信號系統故障,供應商應負相應責任,而運營商應該有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以便在地鐵故障發生后及時處理。
推薦閱讀
廣電總局在通知中稱,“目前國家廣電總局沒有批準任何一家單位可以通過互聯網經機頂盒(或DVD機等)向電視機終端提供視聽節目服務。”“對擅自從事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的網站,廣電總局要求應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信號系統故障頻發 運營商供應商均應擔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