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全球智能手機發展的兩大標志性事件:2007年蘋果iPhone的推出,正式開啟了新一代智能手機的元年;而Google及時推出開放式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則激發了智能手機的強勁增長。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增至 3.72億部,比去年同期的3.11億部增長了19.8%,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9960萬部,與去年同期的5540萬部相比增長了79.7%。其中 Android手機帶來的大幅銷量增長,使得智能手機市場整體不斷擴大。
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持續升溫,Android平臺也在國內市場上大受追捧,國內眾多通信、終端制造以及互聯網企業紛紛借助Android進入智能手機領域,華為、中興、酷派等在Android智能手機領域的表現尤為出眾。據中新網最近的報道,華為官方網站上總共11款智能手機中,除兩款Windows Mobile產品外,其余9款均為Android產品;中興在售的11款智能手機中,有10款Android產品。與此同時,酷派方面也透露,2011年酷派全線進軍Android平臺,推出的40款新品中,有大約30款為Android產品,在市場利好的刺激下,該公司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800萬部。可以說,正是由于國內眾多優秀企業的加入,開啟了 Android在中國的本地化進程。
比較而言,三家國內主流智能手機廠商在企業發展背景和目標受眾定位方面有所不同。作為通信系統設備商出身的華為、中興兩家國際大公司,在智能終端方面同時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其操作系統均采用的是Android原生系統;而酷派作為一家專注于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專業化終端廠商,則對Android進行了二次深度開發和UI定制,不僅操作性和易用性有所增強,而且更適合本土用戶的使用習慣。此外,包括此前聯想以及風靈科技等推出的LeOS和Tapas OS在內,以及近日小米科技推出的MIUI OS等,都是針對中國用戶使用習慣打造,并基于 Android系統深度優化、定制、開發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
在產品建設上,華為與中興更傾向于依靠中低端Android手機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在國內市場上,兩家公司更是明確了千元Android智能手機的營銷策略。同時,酷派則依靠先進的技術、多年的行業積累,以及和運營商的深度合作,除在EVDO、WCDMA、TD-SCDMA等多個網絡推出一系列普及型Android智能手機外,還推出了如N930、9930、 N950、W770等眾多高端Android機型。而其他手機廠商推出的幾款特色機型,如主打“云計算”的阿里云手機、主打高性能的“小米手機”等,也逐步完善著Android本土手機產品線。
在Android本土化的進程中,為了給國內用戶提供更好的終端體驗,國內企業還推出了更多本土化的應用和服務。包括華為推出的“智匯云”、中興的“匯天地”以及酷派發布的國內首個手機云計算平臺“酷云”等,進一步加深了Android平臺的本土化,同時提高了Android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受歡迎度。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智能手機領域,國內主流廠商與國際IT巨頭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對此,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旺表示:“智能手機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趨勢,智能手機的發展將會推動產業的洗牌,對于研發能力強、市場認可度較高的企業是一個大好機會。同時,產業后來者要想后發制人,縮小與領頭羊的差距,必須打產品差異化的‘王牌’,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推薦閱讀
RIM的唯一希望是在2012年發布運行得到大幅度改進的軟件的智能手機產品。即使RIM能推出優秀的智能手機產品,也將面臨一場惡戰。RIM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份額將由50%下滑到10%,然后會試圖復興。但杰克遜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產手機廠商推動Android本地化進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