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戰,誰主沉浮?
8月5日,記者查閱Business insider剛剛評選出的全球十五大創新公司,老牌的IT公司已經演化成為專利“儲備高手”。
其中,截至2010年,IBM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數量高達6.7萬項之多,高居第一;佳能位居第二位,達到4.1萬多項;通用電氣為3.7萬項;其后依次是日立、東芝、三星、索尼、松下、NEC、富士通、柯達,摩托羅拉以2萬項位居第14位。
它們都是潛在的“賣家”。
一位中興通訊市場人士私下透露說,專利的買賣正在成為一項顯性生意。在“事實死亡公司”北電43億美元天價售出其余下專利之后,另一個老牌企業摩托羅拉也正在被投資人“唆使”出賣專利渡過難關。從現在存量資源來看,摩托羅拉的專利價值要數倍于北電,出售專利比苦苦地賣手機,顯然更賺錢。從這個角度而言,摩托羅拉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專利戰的受益者。
那么,都有誰,在這場全球化驅動下的專利“買賣”中,蠢蠢欲動?
專利“增量”競賽
產業鏈上的位置不同,讓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復雜
上述中興人士分析說,提高專利增量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各公司的當務之急,因為只有如此,方能藉此在未來的專利競賽中提高議價能力。
事實上,IT產業的專利軍備競賽已經布局多年。2010年在美國的專利申請排名中,IBM、三星、微軟、佳能、松下位居前5,三星、微軟等公司正在取代原來的日本軍團躋身專利大戶,其專利布局也日趨細密。如果將范圍放寬,翻開全球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2010年度報告,記者亦發現,以PCT專利這一全球通用優質專利申請為基準,2010年全球專利申請競爭更趨激烈,而且IT和電子行業在數量上占據絕對的優勢。比如,在2010年新增申請 TOP10當中,幾乎全是電子/IT類公司,即便是前30名當中,也有七成以上屬于IT/電子業。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如今的手機消費已進入“智能時代”。但記者近日從工商部門了解到,一些生產商、銷售商片面夸大智能手機功能,吸引不知情的消費者,已成為我市手機投訴的新熱點;而智能手機動輒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的維修費用,也讓消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