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手機消費已進入“智能時代”。但記者近日從工商部門了解到,一些生產商、銷售商片面夸大智能手機功能,吸引不知情的消費者,已成為我市手機投訴的新熱點;而智能手機動輒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的維修費用,也讓消費者大呼“修不起”。
功能宣傳名不副實
張先生花近四千元在網上“淘”了一部號稱“三卡智能無縫切換”手機,拿到手后才發現,手機功能根本名不副實。6月24日,張先生在廈門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網上看到一款“HTC”手機,價格3699元,網頁上的廣告承諾:該手機可使用“CDMA200”、“GSM”、“WCDMA”三卡智能無縫切換。看了相關介紹后,張先生當即下單購買。6月26日收到手機時,卻發現手機只能使用“CDMA200”的手機卡,無法使用“GSM”的手機卡。隨后,他多次與該公司協商換貨,但都遭到拒絕。
李先生4月初也向廈門某電訊有限公司購買了一部“三星GTS5570”智能手機,購買時商家承諾該手機具備上網炒股功能。他購買后才發現,該手機“國金證券”和“齊魯證券”的炒股軟件均無法使用,根本不具備炒股功能。李先生憤而向12315投訴,經工商人員調解,商家才為他更換了另一款手機。
換個屏幕要上千元
除了功能宣傳“水分”大之外,智能手機一旦出現故障,維修費用動輒數百元甚至上千元,也讓消費者感到有些吃不消。以智能手機iPhone4為例,電池置換費710元,而更換手機屏幕則更貴,需要1500元。記者從蘋果官網了解到,更換屏幕后的背景燈,報價最高也在1500元左右。如果到個體維修店,報價比官方指導價便宜,但維修價格也動輒成百上千塊。顯然,跟非智能機時代相比,如今手機的維修價格已經高出了很多倍。
據業內人士介紹,高昂的配件價格是智能手機維修費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很多高端智能手機的產品和配件價格高已是業界公認的事實,比如iPhone4,手機屏幕外殼由玻璃包裹,極易破碎,但更換價格高達上千元,相當于一部普通手機的價格。
而高端智能手機的高昂維修費用只是亂象叢生的手機維修市場的“冰山一角”。私人維修點遍地開花,“反復修,反復壞”,假名牌配件高價賣,舊零件換走原裝配件,品牌手機售后服務擅自標價等不一而足。業內人士爆料說,低價維修店一般都會做手腳,變相加錢維修。一家私人手機維修店的老板表示,現在手機維修店競爭激烈,很多維修店就在價格上做文章,比其他店的維修價格要低很多,甚至低于成本價。但修的質量很差,有的還會偷換、故意損壞手機零配件。他建議消費者還是到正規的維修中心,這樣能夠保證維修質量。
推薦閱讀
移動支付的聲音隨著標準的即將頒布又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有消息稱,NFC手機支付標準已經通過審議,成為移動支付的國家標準。而電信專家在微博中的一句話更是透露了這一點:不久NFC將成為智能手機標配。 移動支付的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手機“買得起修不起” 最高達數千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