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為應對國外專利對中國產業界的各種制約,AVS標準工作組成立。然而,AVS一路走來磕磕碰碰,2007年時甚至被認為“快要消亡”。
在快要過去十年之際,AVS似乎迎來了最好的機遇:根據頒布不久的《地面數字電視接收機通用規范》和《地面數字電視接收器通用規范》國家標準,一年之后我國市場銷售和用戶購買的所有數字電視機都將內置AVS功能,家庭為了接收數字地面電視而購置的接收機(俗稱機頂盒)也將具備AVS功能。
然而,“中國標準”似乎正陷入這樣一個循環,一方面政策上對于科技創新十分支持,另一方面產業化的嚴重不足卻使其生存空間日漸狹小。EVD標準的紛爭,已被列為國際標準的TD-SCDMA一路坎坷,以及WAPI申請國際標準“流產”,成為無線設備標配后卻鮮有人使用的殘酷現實,繼續拷問著AVS的將來。
AVS,會不會又是下一個WAPI?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
又一段“國標”辛酸史
2005 年,AVS的主要競爭對手是MPEG-2、MPEG-4、H.264(MPEG-4 AVC)。面對當時廣電正部署數字電視,網通、電信正試點IPTV,AVS標準十分希望能夠介入,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實際應用的試驗田。然而,卻苦于申報 8個月后還未能成為國家標準,只能干等著。
由于缺乏產業化的機會,政府相關部門對于頒布其成為國家標準存有疑慮,而反過來由于未能成為國家標準,產業鏈上的企業又不敢真正地投入。AVS就在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局中,錯過了一系列機會,才于2006年正式成為國家標準。
到 2007年,盡管在網通的試驗網中使用了AVS,但分析人士指出,廣電的移動電視(CMMB)已明確表示編解碼標準是MPEG-4和DRA,AVS并不在其中。另外,AVS也難以成為國標DMBT(地面數字電視)的強制標準。這樣一來,AVS在移動電視和地面數字電視的路似乎都被阻死了,“可能即將消亡”。
技術、成本優勢明顯
回顧這樣的現實,AVS國標主導研發單位之一上海國茂副總仲登祥分析,2002年,DVD國際標準忽然高舉專利大棒,專利許可費高達總生產成本的39%,致使大批本土DVD企業倒閉,AVS的誕生就與這一背景有關。相對于MPEG-4的國外專利代理公司MPEGLA在新的專利授權方案中大幅提高專利費,每年從中國收走大約500億元,AVS對每個終端僅收取1元人民幣。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像iPhone4的手機只賣399元”、“只賺10元,比山寨機還便宜”,印有這些標語的尼彩手機廣告牌一夜之間在鄭州、貴陽等城市的商業街冒出。尼彩手機在全國6月份電子電腦類報刊廣告投放榜上名列第一,廣告投放額度甚至超>>>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