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幾個月前在北京地鐵看到華為手機巨幅廣告、在西單看到終端展示店與蘋果毗鄰,只能讓你對它有點詫異的話,那上周末,意甲賽場上“華為云手機”廣告牌閃耀時,你大概覺得任正非真的變了。
“北京鳥巢意大利超級杯的上半場很精彩,體現了世界級強隊的高水平,同時‘華為云手機’不斷閃現,太太的朋友在問:什么是云手機。”華為全球MKTG部長張宏喜在微博中說。
啥是云手機?當觀眾發出疑問時,估計華為這輪大手筆體育營銷的目的就達到了。
它顯然早有準備。華為副總裁余承東在微博中說,云手機的宣傳一定會遭到大家很多疑問,遭遇很多批評。讓大家看到云手機有啥用處,逐步體會實用之處,目的就達到了。
確實如此。對手就質疑云手機是一種概念炒作。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直言不諱說,云手機炒過頭就是浮云。
華為自己也不愿炒概念。余承東說,過去三年在歐洲工作時,沒感覺到云計算這么熱,回國看到這么熱,而這方面都還不夠成熟,“國人真是愛炒作啊!言必稱云”。他說,華為只希望華為智能手機客戶能充分享受到終端云服務便利,為此猶豫很久,內部爭論很多,沒有想到更好的名字才率先叫云手機。
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并不容易。簡單說,華為“云手機”是指除了短信、通訊錄外,還能實現圖片、游戲等內容的存儲和備份。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蘋果今年發布的icloud服務。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的云手機概念確實是吸引人的。
不過,疑問與批評很多。云手機名字讓人摸不著頭腦,是單款手機還是一個系列?即使是熟悉華為產品的消費者也并不容易搞明白。
其次,華為云手機概念更多意義上應該是一項服務,或者說一種商業模式,不過華為似乎并不這么認為。“華為云手機,首先是智能手機,其次才是云服務。” 余承東在微博中強調。
這有點類似當年諾基亞的思路。盡管諾基亞早在蘋果推出App Store之前就推出了Ovi商店,很大程度上,諾基亞都是在通過發展Ovi商店,吸引和捆綁更多消費者,從而賣出更多手機。
但蘋果以及App Store的出現讓諾基亞如夢方醒。今天的華為,顯然也是同樣的思路。或許這是華為的“管道經驗”決定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從背后的設備商真正走向前臺直接面對消費者,并不容易。
抓住消費者需求與抓住運營商需求并非同一回事。“這要花我多少流量費啊?”當我向身邊一位朋友介紹云手機的概念時,他聽到的是160G空間的容量,這是他的第一反應。
華為和中興這類從設備商出身的終端廠商,雖然很容易憑借價格優勢迅速擴大出貨量,在低端市場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但要真正成為終端市場舉足輕重的一員,其實并不容易。
不過,有意思的是,華為和中興都對此野心勃勃,兩家設備商都提出要在2015年成為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商,難道在他們眼中,再過4年,除蘋果之外的其他手機廠商都將成為手下敗將?
推薦閱讀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表示,將就ATT購買高通公司電波和收購T-Mobile公司的報價進行審議。聯邦通信委員會在本周一給ATT和高通公司的信中表示,審議將以“協調的方式進行”。該機構表示,可能將在晚些時候分開審核這兩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轉身”推云手機引發爭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