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尖沙咀黃金地段的重慶大廈,曾是知名導演王家衛當年拍攝電影《重慶森林》的取景地。不過,慕名而來的影迷們或許并不知道,重慶大廈還扮演著另一個角色:全球新興市場在亞洲重要的手機交易市場。
與影片給人留下的逼仄、灰暗的色調不同,整個大廈第二層被上百家手機店鋪所盤踞,它們招牌鮮亮,對各種膚色的人迎來送往,而吸引顧客們到來的主要商品是種類繁多的低價手機。
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商人是這里最活躍的買家,今年甚至還罕見地出現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發達國家買主的身影。他們批量采購手機,裝進隨身攜帶的行李箱,在支付少許超重費后,即可"空運"回國,然后加價賣出,輕輕松松就賺到了錢。
"重慶大廈宛如一個大型中央車站,經此通道,中國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全球化的商品。"香港中文大學教授Gordon Mathews稱。他并預計,2007-08年間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使用的手機,約20%經由重慶大廈銷售。
Gordon是一位人類學系教授,為了進行實地研究,他從2006年起三年半的時間里,每星期至少會在重慶大廈住一晚,和這里形形色色的人聊天:房屋業主、餐廳老板、打工仔、政治避難犯、游客、性工作者——當然,最多的還是商人,尤其是手機商人。在他近日出版的新書"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中,Gordon首次向外界詳細描述了重慶大廈里五光十色的商業圖景。
重慶大廈于1961年落成,樓高17層,有很多廉價賓館、商店、食鋪、貨幣兌換店等。除香港本地少數族裔人士外,以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裔和非洲裔人士為最多。大廈里居住者的國籍最高時曾逾120個,即使一家普通的外匯兌換店都能提供約20種貨幣的兌換。2007年,美國時代雜志將這里評為亞洲最能反映全球化的地方。
據一位在店里給老板做幫手的非洲年輕人估計,重慶大廈交易的手機中,約有三成是中國生產的手機,由于價格低,利潤率也是各類手機中最高的。
"以前,中國制造就是假貨的代名詞。現在,它們的質量越來越好。我有一個朋友,兩年前買了一部中國手機,現在還在用。"他身著一套黑紅相間的籃球運動裝,脖子上掛著一副大大的套頭耳機,用不太流利的英文告訴記者。
如果追根溯源,大部分經由重慶大廈銷往海外的中國手機,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生地--深圳。 上一頁1 234567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知情人士周四透露,微軟將于今年9月1日發布開發代碼為“Mango”的WindowsPhone7(WP7)手機操作系統升級版,以同蘋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手機爭搶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