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魯賓,讓谷歌從全球搜索引擎的老大成功轉型為智能手機市場的帶頭大哥,讓微軟總裁鮑爾默和“蘋果之父”喬布斯暗中嫉恨抓狂。他就像當年的比爾·蓋茨一樣,踩在一條寬廣的IT未來之路上,只不過當年那條路通向個人電腦,而今天這條路通向可能全面取代電腦的智能手機……
蘋果員工:被奇遇改變的一生
1963年,安迪·魯賓出生于美國紐約州。他的父親是學心理學的,后來成立了一家電子器械直銷公司。在將銷售樣品拍照放進銷售目錄之后,這些完成商業使命的電子器械便成了小魯賓的玩具。他的房間里總是堆滿了最新的電子產品,他每天都待在屋里拆拆卸卸,樂此不疲。
1986年,魯賓在取得紐約州尤蒂卡學院計算機學學士學位后,加入以生產光學儀器知名的卡爾·蔡司公司擔任機器人工程師。后來他被公司派遣到瑞士,負責另一個機器人項目。魯賓說,要不是在開曼群島的一次奇遇,他可能一輩子都會開心地在蔡司工作下去。
1989年,魯賓到開曼群島旅游。一天凌晨,他獨自在沙灘漫步,發現有個人很可憐地睡在一把椅子上。魯賓和此人交談后得知,他和女朋友吵架,被趕出了海邊別墅。好心的魯賓為他找了住處。作為回報,這位老兄答應引薦魯賓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工作。原來,此人是正處在第一個全盛時期的蘋果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就這樣,26歲的魯賓來到了蘋果公司。當時,蘋果基本上是由技術人員把控,管理風格比較隨意,各種奇怪的點子滿天飛。
魯賓在蘋果公司主要搞研發,蘋果首款塔式電腦Quadra和歷史上第一個軟modem,都離不開他的努力。初到蘋果,好玩的魯賓就搞出一場惡作劇,讓公司的IT部大為光火。他對公司的內部電話系統進行了重新編程。結果,跟他同一組的工程師同事就分別接到貌似是公司當時的CEO約翰·斯卡利打來的電話,聲稱要給他們特殊的股票獎勵。
1990年,蘋果將手持電腦和通訊設備部門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個叫General Magic的新公司。兩年后,魯賓加入General Magic。在這里,他完全融入到“工作就是生活”的工程師文化中。他和其他幾位同事在自己辦公室的小隔間上方搭起床,吃住在辦公室,夜以繼日地開發MagicCap。這是一款頗具開創性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和界面。
General Magic獲得過短暫的成功,1995年公司上市第一天股票就實現了翻番。但是好景不長,MagicCap的概念太超前了,只有少數幾個生產商和通訊公司能勉強接受,很快就被市場判了死刑。
魯賓所在的研發部被迫解體。有3名蘋果公司的元老成立了Artemis研發公司,邀請魯賓加入。魯賓又將床搬進辦公室,繼續夜以繼日地追逐自己的夢想。這次,他參與開發的產品是交互式互聯網電視WebTV,創造了多項通信專利,產品獲得了幾十萬用戶,成功實現盈利,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
1997年,Artemis公司被微軟收購。魯賓留在微軟,默默地探索自己的機器人項目。不改極客本色的他再一次闖下禍端,也因此在極客中贏得了大哥級的江湖地位。
他造出一個會走路的機器人,裝配有網絡攝像頭和麥克風,然后讓這個機器人在微軟四處游蕩,隨時記錄所見所聞。不料,某個周末,微軟的安全人員發現控制這個機器人的計算機被黑客入侵。雖然黑客尚沒有發現這臺計算機是移動的,且有攝像功能,但魯賓的危險做法足以激怒微軟的安全小組,他們要求魯賓即刻把這個機器人打入冷宮。
老板:Android之名源自科幻小說
1999年,魯賓離開微軟,在硅谷中心城市帕羅奧圖租了一個零售商店做實驗室,實驗室里充斥著他從日本帶回來的各種機器人。在這里,魯賓與他的工程師朋友們經常聚會到深夜,構思開發各種新產品的可能性。
他們最終決定制造一款像巧克力條那么大的設備,售價不到10美元。用戶可以用來掃描物品,然后把圖片傳上網,在網上平臺發掘關于這些物品的信息。魯賓說,發明這一掃描設備的初衷是為了打造一塊“數字化海綿”,將人們“吸”回到互聯網絡。
這是一個很酷的想法,但問題是,沒有人肯出錢資助。
但是,魯賓和朋友們沒有氣餒。他們成立了一家名為Danger的公司,進一步完善原來的發明,將無線接收器和轉換器加入這一設備,并給它起名Sidekick,把它打造成可上網的智能手機。Danger和此后的Android都充分體現了魯賓對機器人的熱愛。Danger這個名字來自上世紀60年代風靡美國的太空幻想電視劇《迷失太空》。劇中有個機器人經常在劇中發出“Danger!(危險!)”的警告。
2002年初,魯賓在斯坦福大學給硅谷工程師講課,其間談到了Sidekick的研發過程。他的聽眾中有兩個不平凡的人物——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這是兩人第一次與魯賓結緣。下課后,佩奇走到魯賓身邊查看Sidekick,發現Google已經被列為默認的搜索引擎。“真酷。”佩奇由衷地說。
魯賓在斯坦福授課之際,具備手機功能的手提設備已經初具雛形,只是后來數字無線網絡的發展給了這一設備以新生而已。受到Sidekick的啟發,佩奇很快就有了開發一款Google手機和一個移動操作系統平臺的想法。正是這樣的想法促成他與魯賓再次結緣。
創辦Danger并擔任CEO的過程讓魯賓完成了從工程師到管理者的轉變。他開始積極地思考如何研發一個產品并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公司。在他的努力下,Danger公司找到了將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利益結合起來的模式,這與iPhone非常類似。但是,公司的運營并不理想。
2007年,Danger董事會決定不再讓魯賓擔任CEO。魯賓表示尊重董事會的意見,而且還參與尋找接班人。新CEO上任沒多久,魯賓就提出辭呈。
父親:Android橫空出世
魯賓跑到自己的老度假福地開曼群島待了幾個月,并在那里開始編寫軟件,試圖研制一款數碼相機。但是,老問題又來了,沒人肯投資這款相機。兜兜轉轉,魯賓又回到了研制下一代智能手機的最初想法上。這次,他決定成立一家叫Android的公司。Android.com是他擁有多年的一個域名。Android一詞最早出現于法國作家利爾亞當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中,他將外表像人的機器起名為Android。魯賓召集了一幫工程師和產品規劃師,目標是開發一個向所有軟件設計者開放的移動手機平臺。
魯賓把所有的積蓄都傾注在這一項目上。但是,還是遇到了缺錢的問題。他打電話給老朋友珀爾曼,告訴他自己成了窮光蛋。珀爾曼就是當初創立Artemis的蘋果三元老之一。珀爾曼二話不說,趕緊跑到銀行,從取款機里取了100張100美元,直接來到魯賓的辦公室,將錢拍到他的辦公桌上。此后珀爾曼陸續借給魯賓10萬美元,資助Android公司完成商業計劃。
很快,有風險資本家對Android的開發項目感興趣,提出收購Android。魯賓一邊跟這位收購者洽談,一邊發了個電子郵件給谷歌創始人之一佩奇,暗示Android也存在跟谷歌合作的可能性。幾周后,谷歌就迅速收購了Android。魯賓成為谷歌公司的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
極客文化的代表:他家有視網膜掃描儀、機器人
魯賓家的廚房櫥柜上有一道很長的疤痕,這是一部由激光控制的賽格威車撞上后留下的痕跡。在魯賓家里,計算機技術無處不在。他改造了家庭影院系統,一旦一部影片結束,屏幕上打出感謝字幕時,客廳的燈就會慢慢亮起來。在魯賓家的一樓,還停著幾部直升機模型,都是由電腦控制,可以自動起飛。
魯賓回家從來不需要帶鑰匙。在他位于硅谷的半山別墅里,有視網膜掃描儀為他把門。如果掃描儀認出了來人,就會自動開門。魯賓開玩笑說,他的前女友們要進門的話輕而易舉。
如果來者不得不使用門鈴的話,就會見證另一個技術奇跡:在玻璃門廳后,會有一只機械手抓起一條木棍,敲向一面很大的鑼。盡管魯賓不肯透露其造價,但它很可能是全世界最貴的門鈴了。
“跟造價無關。”魯賓以前在蘋果公司的同事扎科·德拉加尼克說,“它代表了魯賓的一貫風格:做這些只是為了享受過程,因為這很酷。所有這一切,蘊含著一股兒童般的天真。”
魯賓對消費電子產品的熱愛也擴展到了大玩具——私家車上。而這一愛好卻與谷歌所鼓吹的反對過度消費主義的企業文化格格不入。
2004年,谷歌上市前,當時負責工程部的副總裁韋恩·羅辛在公司大會上揮舞著一個棒球拍。他威脅說,誰要是被他發現開的車比寶馬3系列還要炫,那么他會毫不留情地用棒球拍打爛這部車。
聽說這個典故之后,魯賓在進谷歌之前不得不臨時換了部不那么炫的新車。魯賓承認自己很糾結。“我是所有精良的機械的粉絲,而谷歌不鼓勵明顯的消費傾向,所以我不得不在如何讓兩者并存之間徘徊。”
魯賓是硅谷極客文化的代表。“他是那種既喜歡電焊槍,也著迷編寫程序,并擅長業務戰略的奇才。”魯賓的好友珀爾曼這樣評價他。
就算是一個鼎鼎大名的發明家,一生中能有多少項發明?而魯賓擁有許多項專利,單2000年和2008年,每年都有3項。他總是走在時代的前面,做著科技的先鋒。世界上第一部無線PDA——Motorola Envoy、第一個軟Modem都記在他的功勞簿上,更別說WebTV、Sidekick、Android的偉大了。在為公司研發、管理團隊之余,魯賓喜歡打造移動機器人。在加州的科技博物館里,可以看到他制造的多個機器人在游蕩。
魯賓從來都致力于將最酷的東西展現給人們。他說:“促使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是我能通過Android接觸許許多多人,如果有31億人在用手機,那么這就是接觸人們的偉大途徑。”
推薦閱讀
有消費者日前報料稱,在某大型連鎖賣場購買的聯通合約iPhone4手機居然被證實是翻新產品,不僅出現功能紊亂現象,而且用一段時間以后甚至出現無法開機的情況。一向以產品貨源有保障、內控嚴格管理著稱的權威渠道,為何>>>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