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半年中移動似乎已經逐漸擺脫下滑軌跡。但70元的ARPU值和逐漸趨緩的數據業務卻提醒著中移動,其現階段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仍舊依賴于之前的積累,新的增長點仍未出現。
8月18日,中移動公布了其截止6月30日的2011年上半年業績,財報顯示,中國移動2011年上半年營業額達25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8%,凈利潤為6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相比于2010年財報中國移動7.3%與3.9%的營收、利潤增幅,2011上半年中移動似乎已經逐漸擺脫下滑軌跡。但在70元的ARPU值與逐漸趨緩的數據業務卻在提醒著中移動,其現階段的增長在更大程度仍舊依賴于之前的積累,新的增長點仍未出現。
日賺3.38億
在該份財報中,中移動上半年利潤達613億,同比增長6.3%,相當于每天利潤達到3.38億。此外,在用戶數方面,201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新增用戶數3277萬,用戶規模超6.1億,集團客戶總數達310萬。尤其在3G方面,財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移動3G用戶數達3503萬。
對此,中移動總經理李躍表示,“公司在新客戶的拓展和存量客戶的經營上,成效顯著。”
在收入構成方面,財報顯示,中國移動增值業務收入為804億元,同比增長18.5%,占總營收比重達32.2%,其中無線上網業務收入為193億元,同比增長42.8%。同時,財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移動MM應用商店注冊用戶數突破8600萬,注冊開發者達240萬人,應用上線的有效開發者為89萬人。201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MM應用商店下載量為2.6億次。
而在語音業務方面,中國移動用戶通話分鐘數為18,865億分鐘,同比增長13.3%,平均每月每戶收入(ARPU)為70元,相比于2010年全年73元的ARPU值有所下滑。
在網絡建設方面,中移動此前已經推出TD-SCDMA五期招標,并在內地六城市TD-LTE規模試驗和北京試驗網已完成了TD-LTE第一階段大部分設備安裝和基站開通,目前正在進行的深圳大運會已經開始了TD-LTE的相關測試。此外,在財報中中移動表示,在2011年,已協同多國運營商代表,共同發起“全球TD-LTE發展倡議”,目前已有24家運營商加入,形成了聯合推動TD-LTE全球化商用的局面。
中國移動加大了WLAN的覆蓋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移動已建成超過100萬個接入點,WLAN流量占無線上網業務流量近五成。在3G網絡建設方面,中國移動稱全部縣級以上城市已實現3G覆蓋。此外,在該份財報中,中國移動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重點加強了與地方政府合作,推進無線城市建設,與25省130多個城市簽署了無線城市建設合作協議,推出政府門戶網站、節能管理、智能交通、數字應用社區等應用。
盛世危言
顯然,無論是同比于2010年的環比增長加快,還是依舊維持的行業龍頭地位,今天的中國移動仍然風光無限;在剛剛過去的國資委考核中,2009年短暫失去榜首位置的中國移動又不出意外地獲得第一,而在此前的考核中,中國移動落后于中石化名列第二。對照于依舊雄厚的贏利能力,中移動仍舊處于過去十年以來的輝煌之中。但在年中報發布前不久的中國移動2011總經理會議(以下簡稱“總經理會”)卻傳出不同的聲音,增幅落后于競爭對手,部分一線城市受沖擊嚴重,新增市場份額已經低于50%。
本質而言,今天的中移動已如剛過“康乾盛世”的清帝國,在光鮮表面的背后則是增長乏力的困境。其中影響最大的則是數據業務增長的逐漸放緩。根據中國移動財報顯示,其數據業務上半年同比收入增長18.5%,占總體收入比重達32.2%。盡管數據業務增長依舊達到總增長幅度的一倍以上,但是相比于2010年財報超過4成的同比增長速度,數據業務增長乏力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相關專家向《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解釋了其中的緣由。首先,此前中移動的數據業務更依賴于短信,在話音資費不斷下滑、語聊軟件快速普及的環境下,短信正在逐漸被替代;其次,中移動盡管已經成立9大業務基地,并推出了數十種數據業務,但在飛信等少數業務之外,多數并未形成有效規模。
相比而言,今年同比增長超4成的無線上網業務成為中移動數據業務的唯一亮點。盡管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移動通信網絡覆蓋,但是自從3G牌照發放后,在無線接入技術上的劣勢,使得中國移動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方面導致大量高端用戶流失,另一方面則致使流量普遍蓄積在2G網絡,間接影響話音業務。
正因為如此,根據《通信產業報》(網)記者從總經理會上獲得的消息,推動用戶向TD-SCDMA網絡轉移以及發展WLAN網絡成為中移動未來應對網絡挑戰的主要手段。
在該份財報中,中移動高層曾表示,要在全國大力發展WLAN,因為WLAN是3G網絡的有效補充。目前,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至少有1億臺終端內置WLAN功能,中國移動無需終端補貼,只要提供好的WLAN網絡和服務,就可形成數據業務的規模發展勢頭,彌補3G網絡的一些缺陷。但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中移動WLAN相關計劃尚處于推廣初期,效果尚不明顯,對于流量分流效果有限。
舊喜漸去新貴未來
在專家看來,中移動目前的發展環境主要由于其諸多業務的脫節,一方面原有業務已經是明日黃花,下滑趨勢無法逆轉;另一方面,新興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尚未站穩腳跟,無法補上缺口。
在網絡方面,原本占有優勢的2G網絡已經逐漸被替代,新興的TD-SCDMA網絡在數據業務分流方面尚未到位,代表4G技術的TD-LTE更是遠期目標,從而使中移動不僅在發展數據業務方面難以大展拳腳,來自GPRS的巨大流量壓力更是直接影響中移動在話音業務的質量。
與此網絡障礙并存的則是相關主營業務方面的承接,在今年5月17日大幅下調全球通資費標準之后,中移動顯然已經逐漸將“話音經營”轉向“流量經營”,但相比于話音業務“剛需”的表現,中移動在數據業務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此前來自中移動內部消息顯示,其流量大多來自第三方業務,能夠帶來更大利潤的自有業務發展欠佳。
在總經理會上,網絡與業務同樣成為關注的焦點,董事長王建宙在會議上表示,將用5年時間全力拓展TD-LTE,重塑網絡優勢;副董事長奚國華則表示,一方面將用三年時間實現TD-SCDMA在網絡、終端、應用的突破,另一方面利用社交網絡使中移動成為移動互聯網主導企業。
而在另一層面,更加基礎性的業務則成為中移動新的選擇,在王建宙布置的中移動新階段的三大任務中,物聯網與無線城市占據其二,顯然,中移動將會逐漸退出細節性的具體業務爭奪,平臺與管道將會成為新的選擇。正如李躍為中移動定義的兩大作用:“智能管道的作用,新型渠道作用。”
對此,Frost&Sullivan首席咨詢顧問王煜全表示,中移動的新定位僅僅處于初始階段,未來仍舊需要更多細節的填充。
推薦閱讀
與功能手機相比,在智能手機多為大觸摸屏等外觀趨于同質的前提下,多元化的手機界面和應用需求成為必然,自然需要一個深層系統在其更多功能間做系統協調。這都成為OS概念在當下井噴的重要原因。不論是李開復日前在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移動日賺3.38億 高端用戶逐漸流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