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謀發展、以產業促轉型。進入“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北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工作重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就是要在北京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戰略中先行先試,探索出一條成果轉化、產學研對接、科技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的路徑。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非陽春白雪,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些產業每天都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我們又對它們了解多少?
空間信息技術產業離我們生活并不遙遠,無論是北京的城市規劃、環境保護、交通通訊、國土資源、水利電力、農業林業還是數字北京的建設,都與空間信息技術密切相關。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空間信息技術產業承恩于政府訂購、國家扶持,產業得以發展壯大。可惜,在大眾市場領域鮮見空間技術科技成果民用化身影。單就車載導航為例,我國依舊被美國GPS系統壟斷。長此以往,企業如若僅停留在承接政府訂單的簡單層面,而忽視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或恐終究難以為繼。
民用化的空間技術難在哪里?
| 現狀篇 |
民用化路漫漫
空間信息技術也稱之為3S技術,是對GPS(全球定位系統)、C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技術的統稱。數字時代,空間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細節中。時間授時、車輛運輸、地理信息檢測乃至車載導航,都離不開3S技術。
來自科技部的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空間信息技術及軟件產業增幅超過300%,產值突破1000億元,建立了60個省市級產業基地,已在全國30多個領域、眾多行業部門以及國民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我國地質信息調查、鐵礦資源潛力預測與評價網格應用等多個國家重點領域得到系統性推廣。
但是,記者了解到的卻是,在民用領域空間技術產業發展乏力。 上一頁1 23456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谷歌在甲骨文起訴其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侵犯Java專利一案中,一直拒絕交出一封可能對該案造成不良后果的電子郵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區地區法院法官唐娜·柳(DonnaRyu)周四晚間作出判決,谷歌必須立即交出其工程師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眾市場鮮見空間技術科技成果民用化身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