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滾石30演唱會將在上海舉辦,我會去看。滾石音樂在華語樂壇搖曳著斑斕的風花雪月、悲喜樂怒,點綴了幾代人綿長的青春記憶。如今的滾石唱片在激變的大環境下早已英雄遲暮,但它在眾多歌迷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滾石老板段鐘潭曾在臺灣金曲獎典禮上打出“老兵不死”的橫幅,我相信被羅大佑、李宗盛、陳淑樺的歌觸動過的人都對此有著強烈的共鳴,不管多少新貴光鮮,滾石就是心中不死的老兵。
說到滾石是因為摩托羅拉。上周,谷歌宣布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曾經叱咤風云的手機業鼻祖就此改換門庭 。1973年發明手機的摩托羅拉前工程師馬丁·庫帕說:看到一個有著82年悠久文化和杰出技術的公司被一個互聯網公司吞并,讓人感到難過。我能理解這種情懷,盡管摩托羅拉今時之地位已非往昔之強盛,但對我來說,摩托羅拉有如滾石,不管今天它們的風頭被誰蓋過,我始終記得它們曾經激蕩人心的光榮與夢想。
去年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一度逆轉頹勢,迎來三年來的首次盈利。我當時寫了一篇評論《摩托羅拉的硬仗在明年》,認為由于蘋果必然殺入摩托羅拉的“后花園”CDMA市場,摩托羅拉將在2011年面臨更大的考驗,“它能否就此走上復興之路,關鍵在于明年。”我預料到了摩托羅拉今年有場硬仗,但無論如何沒有料到這場硬仗的結局是它投奔了谷歌。2011年是個要記住的年份,一年之內,諾基亞的陣營里吹起了微軟的號角,摩托羅拉的城頭換上了谷歌的旗幟,手機業兩任霸主的改弦易轍,宣告了手機業傳統格局的謝幕。
在摩托羅拉被并購之際,外界多有對其暮氣沉沉的的評論,但這類評論明顯有失客觀。我們必須看到的事實時,近年來摩托在桑杰·賈入主后展現出了令人尊敬的堅韌與創新。摩托羅拉這兩年的產品一直都有出彩之處,如果你看到有人把一部手機插在“筆記本”上,不要驚奇,摩托羅拉的“摩計算”為高性能的手機配上全屏幕、全鍵盤、帶電池的“手機塢”,實現了手機與筆記本電腦“合二為一”的創新理念;如果你看到大雨中有人抓起濕漉漉的手機神態自若地打電話,不要驚奇,摩托羅拉的三防手機完全顛覆了人們印象中的粗笨概念,輕薄的全觸屏智能機時尚得可以帶去參加游泳池派對,掉進水池里撈出來照樣通話……尤其是在孟樸執掌下的摩托羅拉中國,其手機銷量近兩年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即使今年摩托羅拉在全球市場重陷鏖戰,摩托羅拉中國今年一季度的手機銷售量依然超過去年半年的銷量。人們不能因為摩托被并購,就抹殺其這兩年勵精圖治的積極變革。
谷歌為何突然收購摩托?谷歌CEO拉里·佩奇說得很明確了:通過加強谷歌專利,保護安卓免受來自微軟、蘋果等其他公司的反競爭威脅。基于這種表態,業界猜測谷歌在“榨取”摩托的專利后,有可能再次將摩托出售。其實不管今后摩托被二次出售,還是在谷歌旗下成為一個為安卓打拼大眾市場的手機部門,我們都可以說:摩托羅拉“死了”。摩托羅拉要證明自己不死,唯一的方式就是站在谷歌的肩膀上,繼續實現自己“消滅白色專制”的夢想。
我們從來沒有看到哪家手機企業像摩托羅拉這樣激進地對抗蘋果。摩托羅拉的廣告敢嘲笑iPhone要“戴套通話”,敢嘲笑iPhone的“flash補丁”。摩托羅拉甚至針鋒相對地翻拍了蘋果的廣告《1984》。蘋果27年前以此廣告表示了打破IBM專制的決心,而摩托羅拉以此誓言打破蘋果的專制,結束“一位權威,一類設計,一種工作方式”的局面。遺憾的是摩托羅拉還沒能做到這一點,那“谷歌+摩托”能不能做到?現在沒有人能斷言摩托被并購后的未來,但我想說,軟硬整合抗擊蘋果,打破愈演愈烈的白色專制,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一種未來。
我期待著10月的滾石演唱會,那夜一定是全場酣暢合唱歲月金曲,盡管我們都知道出現在舞臺上的很多歌手其實早已離開滾石。同樣,我也期待著摩托羅拉的再創新,盡管我們都知道,今后這家公司屬于谷歌。
祝愿摩托羅拉“老兵不死”!
推薦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在今年5月發布的物聯網白皮書中預計,“十二五”期末我國物聯網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多億元的規模,形成萬億元級規模的時間節點預計在“十三五”后期。據悉,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也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摩托羅拉能夠做到“老兵不死”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