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凌晨消息,愛立信全球CE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尊敬華為這樣的對手,愛立信和華為在業務領域上有差異。不管其他廠商怎樣,自己的任務就是制定好戰略,繼續前進。
愛立信全球CEO衛翰思很忙。8月31日,他在北京停留一天,拜見三大運營商的高管,見媒體,做采訪……,用愛立信工作人員的話說,是“schedule by schedule”。
衛翰思這次訪問中國期間,愛立信宣布將在中國新建一個全球網絡運營中心(GNOC),這是繼羅馬尼亞、墨西哥、印度之后的全球第四個網絡運營中心。
衛翰思表示,這個運營中心初期有300名員工,3-6個月內會擴大到500人的規模。加上已經在中國做服務的4500人,運營中心成立后,將把研發和服務更好的結合起來。
與以往相比,這次與媒體的會面,衛翰思面對著很“棘手”的提問:比如,愛立信如何面對來自華為的競爭。比如,愛立信與中興通訊的官司。比如愛立信怎么在3G并不給力的情況下在LTE上發力。
對于華為,衛翰思說,我們很尊敬華為這樣的對手。
但是不論是如何的尊敬,愛立信不得不面對來自華為等中國廠商的步步逼近。
從愛立信和華為各自2010的財報來看,按照2010年的平均匯率計算,愛立信的2010年營收為2033億瑞典克朗,約合308億美元。華為2010年1852億元的營收約合280.6億美元。雙方的差距在縮小。
華為會不會超越愛立信?
面對這樣的問題,衛翰思回答地很巧妙:“我不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做評論。”
對于和華為的競爭,衛翰思說,愛立信和華為在業務領域上有差異。愛立信有六大領域,愛立信在很多領域都是保持第一或者領先的位置。但主要是在網絡設備領域與華為有競爭。他認為,愛立信的市場份額每年都在增加。他援引一個統計數據,愛立信在無線領域的市場份額已增長到39%。
近幾年來,傳統電信設備廠商的日子沒有之前好過了。衛翰思說,“實事求是地講,過去的十年間,電信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愛立信也有一些困難面對。為了應對競爭,我們每年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創新。比如在2010年,我們的研發投入達到30億歐元。不管其他廠商怎樣,我的任務就是制定好戰略,讓我們繼續前進。”
競爭的道路上除了華為,還有中興通訊等廠商。尤其是在專利方面。
愛立信希望基于技術共享的理念,建立一個專利的生態系統,以此為新進入者提供公平合理的許可授權,進行公平合理的技術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和業界的其他廠商簽訂專利授權協議。
愛立信認為,中興通訊同樣應該去簽訂協議,向愛立信支付專利權使用費。
今年4月,愛立信在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對中興通訊提起侵權訴訟。愛立信指控中興通訊拒絕簽署一項專利許可協議。愛立信表示,中興通訊侵犯了愛立信涉及GSM和WCDMA的一部分專利。
現在該案件進展如何?衛翰思沒有明確說明。只是說,“我們希望繼續和各廠商簽訂協議。”
自然,這里面也包括了中興通訊。
而對于未來LTE的發展,衛翰思認為自己的優勢還很明顯,比如比競爭對手提前9個月推出LTE現網,目前,擁有最多的商用LTE網絡合同,建有最多的LTE現網并部署在最多的商用頻段。自然,在中國市場上,還和中國移動在深圳推進TD-LTE的建設。
“愛立信在LTE領域擁有25%的核心專利,TD-LTE領域的份額也差不多是25%。”衛翰思說。
而對于中國市場,衛翰思認為,“中國市場是繼美國市場之后的第二大市場。”
衛翰思的話還沒說完,“這意味著我們要繼續提升”,一直坐在衛翰思身邊的愛立信中國及東北亞區總裁馬志鴻這樣表著“決心”。
推薦閱讀
值得關注的是,中興通訊在歐美等地區的營收增長速度最快,同比增長62%,達到89.9億元人民幣,在整個營收中占比達到24.1%,成為中興通訊海外三大片區中占比最高的區域。相應的,中興通訊在亞太區(不含中國)的收入占比>>>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