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于閱 管維)2011年5月26日,央行正式對外公布第一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包括支付寶在內的27家支付企業拿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8月31日,央行公布了第二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13家企業名單,隨著移動支付市場的不斷發展,移動支付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獲得了進入此領域的金鑰匙,而作為移動支付市場的重要角色,三大電信運營商卻遲遲未出現在央行公布的名單之中。
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對電信運營商不公平
據了解,2010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5億元,同比增長31.1%。而在中國8億手機用戶中,已經開通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有3.03億,占總數37.8%。預計到2012年,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可見,移動終端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移動支付市場蛋糕十分巨大,電信運營商一直十分看重移動支付市場,在未取得牌照之時已經做足了準備工作,紛紛成立支付公司,只待在移動支付市場大顯身手,然而,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特權卻在與其有著競爭關系的金融部門手中,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單公布后仍然沒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名字,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會不會產生影響?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
姜奇平認為,電信運營商遲遲未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必定會對其布局移動支付市場產生影響,他向記者表示,移動運營商作為支付行業的主力軍,在推動移動支付行業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電信運營商與以銀聯為主的銀行方面存在競爭關系,而支付牌照又是由金融部門發放,導致了電信運營商遲遲未能獲得牌照,姜奇平認為,這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十分不公平。
他認為,目前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對運營商來說十分重要,移動支付是電信運營商進行數據業務轉型的核心業務,同時是建立在數據業務平臺上的重要行業,同時,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比以銀聯為首的銀行方面具有優勢,姜奇平向記者表示,金融部門遲遲不向電信運營商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的發展速度,移動支付主要是數據業務,而這方面并不是金融行業所擅長的領域。
移動支付市場蛋糕有限 運營商需找準定位
通信產業網副主編毛啟盈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電信運營商獲得支付牌照只是時間問題,盡管移動支付市場前景廣闊,但運營商、銀行還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間的競爭必將十分激烈。在本月1日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金融展上記者感受到,移動支付儼然成了目前的熱門話題。毛啟盈認為,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前景十分廣闊,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這塊蛋糕畢竟也是有限的,能夠存活的公司不僅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更要有取得市場的實力。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向記者表示,9月1日的最后期限有望調整,央行稍后可能將陸續發放牌照,并發布對未獲牌支付企業退出等問題的相關規定。央行發放牌照的目的在于規范第三方支付行業,一些企業拿不到牌照也在情理之中。但張萌也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對于第二批發放支付牌照一事,央行應出臺公告以對一些企業為何未獲牌照作出解釋。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英特爾據說計劃停止開發MeeGo平臺,主要原因是硬件廠商缺少對它的興趣。 英特爾據說計劃停止開發MeeGo平臺,主要原因是硬件廠商缺少對它的興趣。MeeGo平臺原來是英特爾的Moblin平臺和諾基亞的Maemo平臺合在一起的創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