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上網都想又快又便宜,可目前還無法自由選擇網絡運營商,因為網絡到戶的“最后一公里”,常常在小區初建時就“被運營”了,業主入住已沒了選擇。今天上午,記者從上海市光纖到戶建設工作推進會議上獲悉,上海在全國率先創新網絡入戶運營模式,成立上海市建筑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專業機構統一運營網絡入戶前的“最后一公里”,讓各家網絡運營商有機會在小區內“同臺競技”,平等地接受百姓挑選。
網絡世界的“最后一公里”指從運營商入駐小區機房的交換機到百姓家里的電腦終端。小區新建之初,房產開發商會引入某家運營商建設網絡配套設施,并達成網絡獨家經營協議,“最后一公里”即被收入囊中。業主入住后,只能“被網絡”,毫無選擇權。這不,家住瑞金南路的王阿姨不滿家里網絡老“跳閘”,總想換家試試,卻屢屢被告知,“小區早有網絡‘坐地戶’,想換很難!”
上海率先推動網絡“最后一公里”獨立——既不靠開發商或物業“找婆家”,也不由網絡運營商來施工,而是交由完全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運營。第三方機構主要負責網絡“最后一公里”的公開招標,監理工程質量和標準,承擔日后的網絡維護等。各家運營商將網絡基礎設施引入小區門口后,即可平等對接第三方運營機構,只要網絡質量、套餐服務和資費標準出眾,就能“網羅”百姓心。
從即日起,市建筑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將首先在新建小區托管“最后一公里”網絡,對電信、聯通和移動三家網絡運營商開放接入服務,具體管理小區中心機房到百姓家里的通信管線和光纖。業主想選用哪家網絡服務,只需和運營商簽訂協議,第三方機構即“按圖索驥”接通“最后一公里”網線。全過程只需三五分鐘,省卻了過去開墻破洞,鑿孔穿線的復雜工程。
【相關鏈接】老小區能跟進嗎
截至8月底,本市光纖到戶改造已覆蓋全市325萬戶,超過今年累計完成300萬戶的年度目標。但真正接入光纖網絡的家庭約90萬戶,尚不足覆蓋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的部分原因,便是現有的光纖入戶改造基本上由一家網絡運營商“壟斷”,網絡資費套餐也無從選擇。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健指出,隨著新建小區網絡“自由行”的深入,并逐步帶動固有小區的網絡服務升級,網絡選擇的“壟斷性障礙”得以打破,運營商將專注于更為優質的網絡服務,設計更加優惠的網絡資費。而一旦新建小區的上網資費有所下降,已有小區肯定也會跟進。
推薦閱讀
就目前而言,蘋果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包括小米、魅族、摩托羅拉、索愛及押注WP7系統的諾基亞,這些手機的性價比不斷的提高,米曉彬認為,蘋果產品在市場上的壓力已經變的越來越大。 【IT商業新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