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北京各個小區陸續為市民免費更換高清機頂盒。高清的普及本來是一件好事,然而煩惱也隨之而來。成本之困導致免費的硬件問題多多,收看資源有限又讓高清成為雞肋。
近日,不少消費者反映,家中更換了高清機頂盒,但使用過程中卻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種是機頂盒沒有開關,無論是否收看電視節目機頂盒都處于開機狀態,導致機頂盒過熱,而一旦切斷電源,再次啟動機頂盒又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另外一種機頂盒盡管有開關,但也是每次啟動都要長時間等待。
當消費者向運營商提出更換質量好、帶開關的高清機頂盒時,運營商則表示都是統一的產品。也有消費者希望將高清機頂盒換回標清,但遭到運營商拒絕,理由是高清普及進程不能倒退。
2009年8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促進高清電視發展的通知》,要求有線數字網絡要支持高清頻道發展,切實做好頻道接入和用戶服務工作;地面無線播出的高清頻道不得加密,不得收費。
然而高清電視內容匱乏,僅有的幾個高清頻道根本不足以成為消費者高價購買高清機頂盒的動力。于是,在北京市政府補貼的支持下,2009年9月,北京歌華有線提出了三年發展260萬戶高清機頂盒用戶的目標,在北京市免費發放高清機頂盒。但按照歌華有線副總羅小布的說法,免費發放絕對不是今后推廣高清電視的主流模式。而業內人士也指出,指望免費發放的機頂盒使用效果好絕對不現實。
一位機頂盒廠商告訴記者,以50萬臺機頂盒的市場規模、每臺600元的平均價格計算,廣電運營商完成轉換至少需要3億元的投資金額,而這些投資必須要有6億元的營業額才能收回成本。顯然,業內所稱的三年內僅憑數字電視的基本收視費就能收回成本的說法,不太現實。
機頂盒免費高清換標清,部分運營商采取了上調月租費的方式緩解壓力,然而可以點播的頻道卻不多,這讓消費者怨聲載道。
一位消費者表示,他所在的小區月租費由此前標清時的三四元漲至現在的20多元,但只能收看6個高清頻道。“免費高清就是一張空頭支票。”這位消費者抱怨道。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電視臺、有線運營商、高清機頂盒廠商乃至高清節目制作機構,都沒有對這么重大的變化有提前的充分準備。其中各地廣電運營商還沒有做好高清電視產業化的準備, “高清是‘奶酪’還是負擔,這是很多運營商現階段在高清電視推廣上的主要顧慮”。
推薦閱讀
從技術角度而言,在運營商使用的技術與在行業企業使用的技術是差不多的,包括云計算等,因此這對于華為來說不難,而且,華為還在增長,由于運營商領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快,華為預計在運營商市場每年增長15%比較正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硬件問題多成本居高不下 高清機頂盒成雞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