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消息,去年才重新出擊企業網業務的華為眼下已樹立了龐大的目標,不僅將這塊業務列入四大主營業務之一,而且計劃今年全球銷售額達到40億美元,2015年全球達到150億美元以上,力爭200億美元。預計,企業業務將與終端業務一起,成為華為今后重要的增長點。
企業業務部門及架構已組建
“全球企業業務的潛在市場價值萬億美元”,近日,首次在媒體面前露面的華為常務董事、企業業務總裁徐文偉(微博)如此憧憬華為企業業務的未來。
他的上任實際上正是華為的一次重要變革的體現。2011年年初,華為進行了業務架構的調整,打破了過去按產品分類的方式,按照面向客戶的類型將公司業務分為四大塊――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和其他。其中,企業業務是四大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見,華為對企業市場的重視。
為此,華為在今年已組建企業業務部門。到4月份,華為企業部門的人員、組織和能力建設到位了,無論研發、銷售組織等都基本就緒。
“我們光整體的云計算研發有6000名員工的規模,到明年將達到1萬人投入到云平臺的開發。美國、西安、深圳都有研發機構”,華為企業業務營銷總裁何達炳(微博)如此說。
2015年目標銷售額確定
相對于運營商而言,企業業務則目標用戶比較散和廣,包括各種對通信網絡設備和服務有需求的企業。
“企業市場之所以有廣闊市場前景,這是ICT融合趨勢造成的,隨著企業和政府將視聽系統和電話以及電腦網絡進行融合,以實現諸如視頻會議等功能,現在是華為進入企業市場的最好時機”,華為常務董事、企業部門總裁徐文偉如此說。
實際上,早年華為曾經做過企業網業務,后來這塊業務賣給了3COM。再后來3COM由被惠普(微博)給收購了。
如今重新做企業網,華為的目標已經今非昔比。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初步計劃,到2015年全球銷售額150億美元以上,做的好的話希望達到2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已經實現15億美元,全年目標40億美元”。
從技術角度而言,在運營商使用的技術與在行業企業使用的技術是差不多的,包括云計算等,因此這對于華為來說不難,而且,華為還在增長,由于運營商領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快,華為預計在運營商市場每年增長15%比較正常,但要實現更快增長要靠其它兩個業務:一個是終端,一個是企業業務。
與思科惠普交鋒
企業網業務這一領域全球巨頭有思科、惠普和Avaya等,之前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不過,華為也宣稱,其以太交換機和路由器已廣泛應用于政府、電信、金融、交通、電力、教育、石油等各個行業,承載全球20億人。
“這個市場很大,華為要發揮自己的長處”,華為企業業務營銷總裁何達炳如此說。他認為華為有運營商網絡設備和終端等方面的強大技術實力,有FAST(更快響應)的服務理念。
但他也坦承,每個客戶群的特征是不同大,打法也是不同的,比如企業用戶有直銷和分銷兩種模式,很大一部分銷售額要靠代理商來完成,運營商市場只有直銷,直接與運營商洽談即可。因此,華為非常重視渠道建設以及招募代理商,有專門的渠道部,負責與代理商的關系。
關于知識產權,華為則舉了個例子,去年11月29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出席了云計算發布會,可見其重視。專利超過700件,包括虛擬化技術、分布等多個領域。
推薦閱讀
通信芯片制造商Broadcom宣布,將以37億美元現金收購NetLogicMicrosystems,以獲得它所擁有的數據網絡處理器業務。兩家公司的董事會已經批準交易,收購預期將于2012年上半年完成。 通信芯片制造商Broadcom(以下簡稱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企業業務部門及架構已組建 與思科交鋒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