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已經是智能手機領域的領先者,不過在HTC登頂的路上需要遭遇的考驗是:在巨頭的游戲場里如何保持自己的話語權,以便不變成巨頭的賺錢機器,而是讓自己也成為巨頭之一。
在谷歌宣布收購摩托羅拉后,公眾的焦點除了對準當事雙方外,HTC也成為了焦點,因為被稱為Android搖錢樹的HTC目前仍是Android陣營里表現最搶眼的終端廠商,而這個對推動Android系統貢獻巨大的企業,其未來的地位看起來似乎不再那么穩固了。
盡管谷歌本次收購最重要的目的是出于對專利的考慮,但是當谷歌有了自己的手機廠商,或許它與HTC的關系將會變得更微妙一些。
說HTC是最成功的Android廠商一點也不過分,先是招致蘋果專利大戰的攻擊,這證明這家曾經名不見經傳的亞洲廠商已經成為了蘋果介意的對象;而HTC的董事長王雪紅在《福布斯》最新發布的富豪榜上,超越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也令整個臺灣重新思考以郭臺銘的富士康為代表的代工模式,和以王雪紅的HTC為代表的品牌模式,究竟哪個才是值得效仿的對象。
而這一切關注的背后,最重要的基石就是HTC的高速發展:根據財報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HTC營收額為1240億新臺幣,對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倍,凈利潤達到175億新臺幣,同比增長103%,環比第一季度增長18%。在市值方面,今年4月HTC以338億美元的市值超越諾基亞,其市值在5年來翻了30多倍。
那么面臨著與谷歌關系的微妙轉變,以及產業鏈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往借助巨頭之勢上位的HTC,是否到了必須要為自己造勢的階段。下一步該走向哪里?
王雪紅的目標,一直是最終登頂成為產業的領導者,不過對于一家亞洲企業而言,移動互聯網是硅谷巨鱷們的游戲場,HTC能保持住自己的話語權嗎?
沒有包袱的追趕者
HTC的早期生涯沒什么特殊之處,和眾多在品牌上弱勢的亞洲廠商一樣:從ODM(原始設計制造)做起,為眾多歐美運營商貼牌生產手機。
隨著自己在產品設計和制造方面越來越強,但是面臨ODM的毛利卻越來越低的矛盾,HTC選擇做品牌,盡管2009年出現了公司營收首次衰退,但是HTC在“吃飽”和“吃好”中間選擇了“吃好”。繼續做ODM當然還可以有穩定的收入,但是長遠來看公司的發展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從一開始王雪紅就沒打算把HTC做成一個制造型企業,在決定走品牌之路后,HTC沒有選擇從中國市場起步,反而挑了一塊難啃的骨頭:歐美市場。王雪紅說:“當時(2009年)大陸還有比較多的山寨機,我們覺得品牌認識從歐美開始做起,第一,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第二,可能也是我們比較熟悉這個市場。”
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很難獲得市場的認可,好在HTC此前在產業鏈上已經做了足夠多的積累。在還沒有智能手機這個概念的時候,王雪紅與周永明(CEO)、卓火土(總裁)三人踏上了尋找巨人肩膀的路。
起點仍然是美國,至今講起那段經歷都仍然令王雪紅記憶猶新:整個會議室,比爾·蓋茨坐前面,我坐第二個,前面有一個微軟的經理,他對我們態度不太好,就會批評我們。當時給比爾·蓋茨做報告的時候,也沒有特別把我們講的很好。但比爾·蓋茨一直知道我們,因為我們是第一家跟他們合作的公司,他才會很熱情地想了解我們。當時周永明還有卓火土還作了一個秀,他們男人西裝有很多口袋,他們就把口袋里塞滿了手機,一個個打開,比爾·蓋茨看得很高興,他說這個公司就是我要合作的,當時我們很得意。
即使已經是過去多年的事情,每每講起這段故事仍能令王雪紅興奮不已。就是這樣一個有些戲劇的開始,注定了HTC日后的成功:不僅較早地開始了智能手機之路,因為有了微軟的幫襯支持,美國的主流運營商逐漸接受了HTC,同時英特爾、高通等產業鏈內的巨頭們也逐漸認可了HTC,并且為其傾注資源、扶植其成長。
故事講到這里,按照邏輯今天諾基亞的角色應該是HTC扮演才對,但HTC卻在2007年毅然加入了谷歌發起的開放手機聯盟,成為Android忠實的支持者,很多偉大的企業遭遇的失敗往往都是被過往的包袱所牽絆,王雪紅坦言“這提醒我,做任何一個決策都應該義無反顧,不要讓包袱去牽絆你。”。包袱的丟掉并不只是隨便地說不做了就不做了。因為會涉及人員的訓練,以及業績的影響,現在要轉型做智能手機,很多最好的研發人員都是以前做功能機的。他們怎么樣把最好的研發人員放在以后的工作上,這需要很大的考慮。諾基亞的塞班雖然不適合智能手機了,但是它在功能機上做得太成功,要放棄并且選擇一個OS,并不簡單。
諾基亞沒有做到的HTC做到了,更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在成為Android平臺最知名的終端廠商的同時,HTC仍然保持了智能手機windows操作系統中最大的份額。HTC憑借自己的實力真正成為了產業的寵兒。
HTC不是傳統手機廠商,身上并沒有任何包袱,從windows ce到windows mobile,再到今天的Android,未來的windows phone7,HTC愿意去擁抱任何一款能為己所用的操作系統,更愿意去擁抱移動互聯網。事實上,傳統手機廠商對于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已經走下坡的手機制造終于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有了轉機,而擔心的則是智能手機與傳統手機完全不是一個玩兒法,傳統2G手機制造以運營商、手機廠商二者為最強勢的產業力量,而進入智能機時代,提供服務和應用的互聯網廠商,以及操作系統廠商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甚至是左右產業方向的能力。
但對于HTC而言卻沒有這些包袱,自己積累已久的智能手機,終于迎來了市場的爆發。
不懼谷歌收摩托
盡管同為Android陣營的終端廠商,但當谷歌收購摩托后,HTC是否會遭遇谷歌親疏有別的待遇?對于這個問題,HTC的管理層從來沒有回避過。“這件事情對HTC來講,中長期絕對是有意義的。因為Google是希望捍衛Android陣營。不過短期,HTC自己有很多的專利,而且是重要的專利,在捍衛自己方面是綽綽有余的。”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周小平介紹了中國電信能力開放的總體策略,即中國電信將積極整合自身用戶資源、通信能力、銷售渠道及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通過一站式在線合作門戶和互聯網業界通用的標準化API接口,協助廣大合作伙伴利用中國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