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傳媒IT訊】(www.xglongwei.com) 2005年5月,微軟MSN通過與上海市政府旗下的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各占50%的股份)的方式進駐中國,中國本土從此有了微軟的“嫡系” ——微軟MSN(中國)。微軟MSN(中國)既是微軟的公司,也是中國的公司。bing(中名:必應)搜索是微軟MSN(中國)的搜索引擎。2010年8月,微軟MSN(中國)在國內推出“必應搜索-海外市場關鍵詞-出口通”(就是XXX出口通)服務,該服務立足于微軟全球強大的技術開發平臺和廣泛的在線資源,致力于幫助中國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以一種有效的途徑讓中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走出國門。“必應搜索-海外市場關鍵詞-出口通”服務既是微軟介紹中國的產品到海外的服務,也是中國政府經過微軟網絡向國外用戶推介中國本地產品的窗口。
2011年初,微軟正式授權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運營服務商——英彭互動為中國內地微軟“必應搜索-出口通”項目的合作代理商,英彭互動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從此開始代理必應搜索中國區的廣告業務,為各類企業客戶提供專業的搜索引擎營銷服務;同時結合數據分析、競價系統、搜索引擎管理系統等專業工具,為客戶提供全流程服務的營銷策略。
“出口通”(http://bing.medianet.cn )是英彭互動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微軟“必應搜索-海外市場關鍵詞-出口通”項目的一種廣告服務,通過Microsoft adCenter平臺,為中國外貿型企業提供一種基于關鍵字搜索的營銷手段,主要面對中國境外的用戶進行推廣。
Microsoft adCenter是什么呢?Microsoft adCenter是微軟旗下的品牌,是一個使用微軟技術開發的關鍵字廣告營銷平臺,adCenter擁有獨具優勢的銷售資源,能在微軟所屬搜索網絡(如bing搜索),內容網絡(如MSN門戶),及微軟合作伙伴網絡(如雅虎搜索,Facebook等)上投放基于關鍵詞的廣告,使廣告業主的廣告能夠最大限度地與全球廣大的目標用戶進行溝通,實現精準高效的全球性網絡營銷。
目前,英彭互動的“必應出口通”服務已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新加坡五個國家的市場開通,今后還將逐漸支持亞太區、歐洲和北美等更多市場。
中國企業在購買“必應出口通”廣告性搜索關鍵詞的同時,這些廣告性關鍵詞,不僅出現在必應搜索結果頁,還將通過內容匹配出現在MSN門戶、華爾街日報網站及社交網站Facebook等國際性網站中,以及號稱第一網的雅虎,廣告的全球覆蓋面非常廣。
根據第三方統計comScore數據顯示,必應18歲以上的用戶在美國年薪平均6萬2千美元,這實在是一群地球“貴族”。comScore的數據還表明,在所有知名的搜索引擎中必應(bing)的用戶擁有最高的購買能力指數。出口通計劃是中國企業準確快速找到海外高消費用戶的窗口。
Bing的英譯是“群體”的意思,加盟“必應出口通”等于溝通了時時想購買商品而又能及時消費的一個“顧客”群體(低收入人群往往等著消費——一般不消費),商品的市場流通實現了網絡時代的全球性實際接觸。
進入“必應出口通”等于進入一個鬧市中的商場,買家云集給商品提供了高流通率;買家賣家都會在這里轉變角色,“必應出口通”的興旺本身就有維護商業繁榮的作用。大家都來關注吧!為了全球企業的整體發達。
中國企業使用“必應出口通”的商業優勢有很多,隨便舉例幾個:
1.廣告高覆蓋率
微軟和雅虎在全球范圍內結成搜索聯盟。在美國市場,月覆蓋用戶達到近2億,達90%。 月搜索請求達41億次,占市場1/3強。 高覆蓋率和便利性是出口通計劃的商品價值,企業廣告與產品展示高效地觸及全球的真正用戶群。
2.服務高技術水平
“必應出口通”服務團隊經過微軟嚴格培訓,他們能夠隨時調整營銷計劃,靈活協調業主、顧客、服務提供平臺三方的利益。出口通業務全程運營在微軟技術平臺之上,業務的穩定性,準確性,安全性得到全面保障。廣告業主在此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進行市場推銷,而后又能以高投資回報率獲益(平均回報率高出競爭對手20%),讓企業最大可能地得到發展。企業在“必應出口通”長期落戶不會在廣告項目上虧本。
3.成功模擬了市場流通的形態
“必應出口通”模擬了市場流通的形態,把國內企業與國外真正的顧客群現實地聯系了起來,類似于建起一個國際貿易大夏。
中國企業要想更大地發展規模、要想找到更多的海外顧客、要想從中國輕松地走出去,不妨試用英彭互動公司的“必應出口通”服務!
效果如何,實踐出真知。
推薦閱讀
杭州海的動力進行有限公司為國內外釣魚愛好者精心設計的4馬力2沖程新品舷外機(船外機)于2011年6月10日在杭州炫麗上市,海的舷外機(船外機)大家庭又增添了一款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海的4馬力舷外機(船外機)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必應bing海外推廣的商業價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10615/8097.html